1.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2.请问谁能介绍一下墨西哥革命?
3.美股三大指数收跌,纳指创2年新低
4.“工行账户原油“是怎么回事?
5.炒黄金具体操作复杂吗 和股票 基金相比复杂吗 前景怎样 现在炒的人多吗
6.汇率是怎么回事啊
7.1月26日至2月1日的国内外3大新闻
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监管的主要内容_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一、线路经营权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管理,是指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依照法定程序授予符合资格的企业经营者在规定期限内经营指定的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线路的权利。规范的线路经营权管理制度,是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市场准入和公平合理配置公共的基本制度,是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加强运营监管的重要抓手,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1. 线路经营权的准入管理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取得线路经营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审批授权;二是通过公开招标或邀标的方式授予。第一种方式对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未作界定,排他性特征不明显;第二种方式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作为国有资产的属性。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市场化运作只改变线路的经营权实现形式,而不改变其产权属性。
运营企业取得线路经营权,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主要包括:有企业法人资格;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设施;有符合规定的运营资金;有符合从事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要求的驾驶员;有与运营业务相适应的其他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健全的运营服务和安全管理制度。
为推动企业加强运营服务管理,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促进行业适度竞争,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需设有一定的运营期限。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期限届满需要延续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向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提出延续申请。例如,根据《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线路经营权管理规定》,上海市的公共汽(电)车线路经营权期限每期不得超过8年。
2. 线路经营权的授予原则
线路经营权的授予,主要应以企业所具有的运营服务资质条件为依据,同时也应根据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的特点和要求,体现以下原则:
一是有利于线路运营的稳定有序。对于线路经营权期限届满、运营服务良好的企业,应给予其新一期的线路优先经营权,以保证线路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有利于区域相对集中运营。应鼓励特定区域内经营业绩、运营服务优良且具有相对规模优势的企业通过重组兼并达到相对集中经营,并给予其区域内线路经营优先权。
三是有利于线网优化调整。应支持现有线路的经营者通过与其他线路经营者实行线路经营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实现规划要求的线路优化调整。
3. 线路经营权的考核评议
线路经营权的考核评议是线路经营权管理的主要内容。监督企业在运营中执行取得线路经营权时确定的客运服务、行车安全等方面制度的情况,加强线路经营权的考核,是健全线路经营权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线路经营权考核标准的内容一般由运营基本条件和管理要求两个部分组成。运营基本条件包括对该线路车辆配置、服务设施、站点设施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规定;管理要求包括运营服务、安全行车、车辆设施、站容秩序、票务管理、投诉处理、遵章守纪、社会评议等方面的规定。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客运市场的变化和运营服务的要求,适时修改考核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公布的考核标准,在企业进行自我检查的基础上,每年组织对企业的运营服务状况进行评议,并充分重视乘客、信访投诉和新闻媒体报道等社会方面的评议意见。评议时可邀请乘客代表、新闻媒体等方面参加。
4. 线路经营权的退出管理
经考核评议,线路经营者达不到线路经营要求的,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满,考核合格的可继续经营。整改期满仍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应取消其线路经营权。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的退出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行业管理工作。在操作过程中,既要严格、规范,也要稳妥、有序。特别对退出经营的企业要妥善处理好资产评估、人员安置、运营衔接等相关事宜。新授权经营单位要优先吸收原在该线路运营的驾驶员、售票员和调度员。
二、日常运营服务监管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日常运营服务管理,完善运营服务标准,督促运营企业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客运服务,是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1. 主要内容
(1)线网及线路管理。线路日常运营管理是指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和确定实施,包括线网优化调整、新建住宅区线路配套、复线控制、线路暂停与终止、线路长度控制、公交专用道管理等内容。
(2)站点设置与管理。包括:站点设置布局、首末站设施管理、首末站日常管理、站名规范管理、站牌服务信息管理、候车设施管理、临时站牌管理等内容。
(3)运营车辆、车载服务设施管理。包括:车辆技术要求、车辆服务设施配置要求、车辆日常维护要求等。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对运营车辆实行年度审验制度,未经年度审验或经年度审验不合格的运营车辆,不能用于线路运营。
(4)票务管理。行业票务管理主要包括票价的制定、售票员售检票、票款回收、核算、统计等相关工作的要求。物价部门核定运价标准,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据此对票价进行检查监督,对企业提出的票价调整申请进行审核,会同物价部门组织听证。
运营企业应严格按照核定的运价标准收费,并向乘客提供经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和税务部门共同核准的统一票据;如需调整票价,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可实施;在运营过程中,售票员或驾驶员应监督乘客按规定买票(投币或刷卡),正确识别与处理违章乘车。
(5)行车作业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对线路行车作业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在线路投入运营前,运营企业应按照运营要求和客流量编制线路行车作业,对行经路线、停靠站点、开收车时间、配备车辆数、车辆发车时间间隔等进行规范,并报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批准后组织实施。
(6)从业人员服务操作规范管理。包括对驾驶员、售票员、调度员等运营企业的现场服务人员在规范着装、服务用语、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2. 建立服务督查评价机制
为加强公共交通日常运营服务规范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应根据各地的行业运行与管理实际,探索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日常运营监督管理机制。
(1)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标准监督检查制度。一是要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机构的行业稽查。特别是要通过加强现场监管执法力量、充分应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加大行业稽查力度,提高执法监督的有效性与权威性。二是要推动企业自我管理,促进行业自律。尤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相关职能,通过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和组织、教育作用,增强行业和企业的自律意识,提高规范服务水平。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可通过行风巡查团、乘客投诉、媒体监督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公共交通规范服务的合力。
(2)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日常运营服务社会评判与考核机制。一是要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建立行业服务的社会评判机制。在服务规范标准内容的制订、执行监督、考核实施等环节都要通过适当机制引导专业的、权威的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要建立严格的服务考核机制。服务规范标准通过适当渠道经社会评判认可后,对公共交通服务的监管也以此为依据,根据企业服务水平,决定线路经营权的授予,以及财政补贴、补偿的数量。企业也根据社会认可的服务规范提供公共交通服务,规范企业内部服务供应考核制度,以服务水平作为考核经营者、驾乘人员的主要指标,并健全日常服务考核程序与数据管理。
对于企业服务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督查、考核,要作为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管理和企业经营者综合经营管理绩效评价的有效手段,根据考核指标权重的不同,设定具体的甚至量化的考核标准,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三、运营成本监审
所谓运营成本监审,是指有关部门通过合理界定企业运营收入和成本范围,建立公共交通行业单位成本标准,科学测算、审核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并将运营成本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促进公共交通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规范营收。同时,为部门评价公共交通行业经营状况,完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也是建立公共交通合理补贴机制的需要。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公益性行业,其票价应该受到的管制,而不适宜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近年来,随着油价上涨、车辆更新等经营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公共交通企业普遍存在着票款等收入难以弥补生产经营支出的问题,甚至日常经营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影响了公共交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通过补贴、补偿等方式给予适当扶持,才能保证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的正常进行。这就迫切需要在公共交通行业推行成本监审制度。通过成本监审,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规范公共财政补贴,实行合理的行业扶持政策和价格政策,提高行业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本章泛指的商品价格暴涨的宏观经济学含义是指石油的价格——每桶平均价格已经在2007年的水平上增加了50美元,如果以后油价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的话,势必影响到全球需求量的增加。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商品价格的波动正在影响着预算、交易的平衡和通货膨胀,当然,也会波及几乎全球各地的生活标准。在21世纪的前几年中,上涨的商品价格仅仅给宏观经济造成了中度影响,因为价格上涨是由一种全球普遍的通货膨胀引发的。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经济增长在2006年依然呈稳定状态,保持在3.0%左右,2007年为7.0%,而这种通货膨胀是可控制的。然而,通货膨胀现在已经造成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实际上,人们被扣除税款后余下的实际收入已大大缩水,最近在欧洲,通货膨胀率已高达3.6%,在美国则高达4.0%,而经济增长已明显减缓了。复杂的金融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与保证需求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真正的“操盘手”正是大型中央银行。
“石油价格会逐渐影响预算拨款、交易平衡、通货膨胀及人们的生活标准。”
在新兴的经济体此概念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世界银行家Antoine van Agtmael提出,该词常常用于代替新出现的经济体,但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在于表述一种经济现象,它不能用地理意义上的新兴经济市场或经济实力来充分表述或划定,如那些被认为正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的区域,这些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东南亚大部区域、东欧国家、中东地区、部分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等。这种划分强调了流动特征,政治学家lan Bremmer将新兴市场定义为“一个市场主要受经济而不是政治影响的国家”。中,不断上涨的商品价格已经对通货膨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物价的上涨已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在所有新兴经济体中,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而到了2008年,再次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许多国家,尤其是商品出口国,已经因收入增加而明显获利。预算拨款与贸易顺差已经提高,外汇储备也增加了。就像最近一期《世界经济展望》资料来源:《WED》,2008。中所预测的那样,中东地区和非洲的GDP将分别增加6.1%和6.3%,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高昂的商品价格所造成的,但在一些先进的经济体中,物价则发生了大幅度下滑。然而,对于一些经济体来说,庞大的国内需求与活跃的对外贸易已经令人们对发展过快(经济过热)十分的关注,在那些与汇率日趋贬值的美元关系密切的国家中,人们对此关注程度更高。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商品价格的暴涨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些纯商品进口国已经经历了预算拨款和交易平衡方面的不足与衰退,以及税后收入的大幅度下滑,通货膨胀严重(参见下表所示的石油价格上涨的情况)。
“美元贬值,短期利率的下跌,以及全球期货市场的中断等因素的相互交织,已经增强了投资者们对石油和其他产品的兴趣,将它们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资产。”
当前食品价格的波动,对那些将40%的支出用于食品的贫困国家的伤害更加严重。从整体上看,商品价格,尤其是食品与能源的价格已达到了正在成为破坏全球经济的潜在危险的地步。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多重困难,对此,有两个不幸的国际性措施失败的例子,它们直接导致国内市场的价格全部下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最近一项针对大米出口国实施的严格的出口限制,以及为刺激生物燃料生产而设置的保护壁垒。
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针对不断上扬的价格而加大供应力度。这就使我们转入本章的正题——如何促进对石油的投资。针对石油行业增加投资的政策已迫在眉睫。石油已成为商品、货物生产与销售的每个环节的关键性投入物。因此,增加石油的供应并提高石油市场的稳定性将会对其他商品的价格以及人员和市场参与者产生有益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市场希望石油价格降至2007年10月以后的每桶80美元的水平。而实际上,油价持续飙升,一度突破135美元/桶大关,这是近20年来石油生产能力过剩之后首次出现的供不应求现象。那些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正在变缓,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已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过去10年中,仅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就占到了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即使2008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减少了一个百分点,我们依然希望这些新兴市场的石油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空间。当石油需求量仍存在增长空间时,供给一方就有责任使上涨的油价降下来。近年来,尤其在一些非欧佩克国家,如墨西哥、俄罗斯和英国,许多供应项目已被常规性地修订减少了。由于商业与经济活动中的缓冲措施几乎已经名存实亡,所以石油市场对新发生的供给中断或地缘政治极为敏感。在这一年里,金融因素指高油价、美元贬值、短期利率下降以及全贷市场的中断。对油价飙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在2008年的第一季度,流入商品领域的资产、资金已明显增加,按照传统的投资理念,投资者们大多都会购买价格正在上涨的资产。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油价会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但是人们所期望的这种降价只能部分缓解我们在过去几年所见到的这种累计上涨所造成的影响。
从基本原理上讲,石油价格可能还会停留在高水平,因为市场条件可能依然会呈现紧张状态。实际上,欧佩克的剩余生产能力仅为1996—2007年间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在一段时间内欧佩克还可能将自己的产能限制在1996—2007年间平均值的四分之一以内。在这种背景下,对石油行业的投资指对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投资比率(《Coen》,19)。已成为提高供需平衡的重要措施并可使市场更趋平稳。近年来,资本支出额开始迅速增加,正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导致物价上涨。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这仅仅可使生产力发生适度的增加。更明确地讲,在2002—2006年间,以石油工业为名义的投资增加了约60%,而实际上,这一时期对石油工业的投资并没有什么变化。
关于投资行动迟缓的解释——对于效率不高的投资的真实解释是什么?简而言之,投资受到了周期性的、技术领域的、地质学方面的和政策性因素的多重影响。就第一个周期性因素来讲,勘探与开发的费用至关重要,反映着该领域定的生产力受约束程度,以及经过15~20年的低强度投资与生产力停滞的迟缓效应。一般地讲,生产力受限大多与一些意想不到的全球性迅猛扩张和过去几年中多种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关,即与涨价压力关系密切。较高的价格意味着较高的资金支出(以美元计)。一些价格增长与技术和地质学因素有关。
“新油田的规模较小,但却面临着较大的工程技术与地质学方面的挑战,而在一些重要区域,已经开发的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却比以前预计的要快。
这意味着若一直以美元计算,在新油田勘探与开每一桶石油的投资要高于曾经用于老油田的费用,即新油田的平均勘探与开发投资将翻番:从2000年的每桶5美元到2007年的每桶10美元,而对于那些边缘性油田来说,投资费用已接近每桶20美元。”
在整个投资中,较大的份额是用于正在趋于成熟的油田的生产,而真正用于总体生产力的投资却较少。第一是油田所在国的投资大环境与管理方式。特别是对石油公司投资的综合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公司对那些投资环境与管理状态较好的国家的投资力度也更大。即使这些国家的勘探与开发投资费用高于其他国家,这种趋势亦然。第二,政策的不确定性会阻碍投资。国日益增加的民族主义风险,近年来针对外国投资者合同条款的频频更改等都会给实际的油气生产造成负面冲击。然而,这也会影响当前的投资与工程项目,由于生产发生了意外的中断,会给未来的投资造成影响,也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入。拥有长远规划的工业,投资的长期效益受到更大重视。当政策的改变被认为是专制的或直接针对外国投资时,影响尤其深远。第三,综合性、局限性能够影响不同类型的投资行为。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投资行为资料来源:Theodoropoulos,1999;Koen,2000。并不会明显受公司性质(公有制或私有制)的影响。实际上,一些大型外向型国家石油公司的投资是非常迅速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公司得到了其所在国的官方支持。相反,一些小型公司(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却对真正的投资行为不感兴趣,因为这会使投资费用自动增加,而且地质勘探的难度也会加大。与此同时,一些更为传统的内向型国有公司也不同意扩大投资规模,在一些情况下,它们仅仅热衷于保持自己的生产能力。在许多情况下,问题就出自那些禁止与外国同行合作的严厉法律条款,此举是把双刃剑,也妨碍了科技交流。
“稳定而可预测的投资体系将有助于支持足够的投资并能保证未来的供应。”
与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基本的政策保障肯定能够促进实质上的供需平衡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描述了一种商品预期的卖方与买方之间的市场关系。供给与需求模式指征着一个市场销售商品的质量与价格。这一模式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而且也被用作其他经济学模式和理论的基础。这种关系预测,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价格将具有均衡消费者们需求量和生产者们的供给量的功能,可形成一种价格与商品量的经济平衡关系。该模式与其他能够改变这种平衡的因素结合就可指征需求与供给的变动情况。,这些政策强化了市场力和正确运作所需的结构框架。这样看来,就需要允许石油价格成为影响供给与需求的标志性角色。不论由国有还是私有公司进行油气勘探作业,部门都应努力保障法律公平执行和税收的透明性、可预见性,并为扩大能源供应和基础建设提供支持。当事国突然更改合同或税收体系会增加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会威胁未来的投资,这些变化对拥有长投资周期的工业损伤更甚。当合同或税收体系缺乏常规的市场条件时,就须进行关于合同的重新谈判工作,这种重新谈判应该保障透明度并按照商业规律进行。所幸的是,石油工业具备了这种可变的结构,这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开展国家与跨国石油公司之间更大规模的合作与协同增效。优化设计的合作关系能够优势互补,因此就可以增加对石油工业总体的投资力度。如今一些国家石油公司拥有地球上大量的石油,跨国石油公司着手进一步的勘探作业,主要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当事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同理,那些产油气国将为跨国公司提供更为稳定而透明的投资环境,并为本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提供管理标准。
请问谁能介绍一下墨西哥革命?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 教育 教学中存在着高校重视不够、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形式单一等主要问题。我整理了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更多"形势与政策论 文3000字"请点击 更多"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得 体会"请点击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核事故两大 热点 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西亚北非局势影响地区能源生产和运输安全,导致国际油价波动,对能源消费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日本核事故沉重打击了全球核能产业,对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从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重拾发展信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相关国家针对南海、北极等潜在能源重要产地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除了要在传统的产能地区西西伯利亚发掘新产量,还需要开发基础设施落后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甚至北极地区。俄罗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开发投入,仍面临不确定因素。俄罗斯石油生产高峰时期,每天可达到1050万桶,但到2035年,日产量会下滑到0万桶。其他一些国家尽管拥有丰富的,但出于各种考虑限制开。例如,美国在阿拉斯加北部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就地储备石油,长期限制开。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16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6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石油供应的宽松是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
2、全面提速——能源结构走向多元化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16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16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正式启动,意味着煤炭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中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
3、节能降耗——开源节流是治本之举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小国来说,开源不节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让世界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2016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显示,到2016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
二、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产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实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下一个能源替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导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而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同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
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化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不仅仅是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国内能源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国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 经验 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供应能力的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为手段,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其次,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提升。能源是企业最基本的投入品,一个清洁、高效、低成本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助于中国企业降低提供物品和劳务的成本,这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石油集团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最后,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在有足够的能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利于中国石油集团更好地参与传统能源和市场的竞争,也有利于新能源与可再生的开发,提高能源长期供给结构的弹性。同时,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有助于降低由于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下页更多"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
美股三大指数收跌,纳指创2年新低
从1929年成立至今,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作为官方党已经连续执政70
年,这样长的一党执政历史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四十年代开始的三十
多年里,墨西哥的经济以年均6%的速度持续增长, 而政局却保持着高
度的稳定,被世人称为“墨西哥奇迹”、“墨西哥稳定之谜”。墨西哥
的政治制度,包括革命制度党的职团主义组织体系,曾被誉为墨西哥成
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从七十年代始,墨西哥经济出现了衰退;八
十年代,政局动荡、社会此起彼伏;九十年代,更是爆发了金融危
机和恰帕斯州农民。面对这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危机,又有人归咎
于现行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革命制度党一党独霸的政党体制,认为它阻
碍了墨西哥经济的现代化,成为各种危机的最主要成因。这种“成也萧
何,败也萧何”的评价,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许多霸权政党面临的历史
困境,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本文拟对革命制度党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作
一简要的考察,探究其结构功能特点及其成功与困顿的原因。
应运而生的官方党
从1867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革命制度党的前身——国民革命
党于1929年成立,墨西哥不但没有真正享受到自由、民主,反而遭受了
长达六十多年的军阀混战。全国大大小小的被称为“考迪略”、“卡西
克”的地方军阀以无休止的流血战争争夺着国家(注:在墨西哥独
立后的头30年,通过军事共更迭了50多个。见〔墨〕丹·科·
比列加斯等:《墨西哥历史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70页。),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境地。1928年,著名的考迪略奥夫
雷贡在二次竞选总统时被刺身亡,成了“考迪略时代”终结的导火线。
政治强人卡列斯(1924—1928年任总统)开始把全国约1800个地方考迪
略和党派团体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用以取迪略势力的全国性政党
,以解决交接的制度化问题,这就是1929年3 月创立的国民革命党
。但是新成立的国民革命党还只是一个地方考迪略和地方党派的联盟,
它排斥工农组织的参与。在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墨西哥工
农运动风起云涌,地方考迪略又借机把控制工农组织作为自己的政治筹
码。在这种情况下,卡德纳斯总统(1934—1940年在任)开始考虑工农
组织的制度化参政问题。1938年3月,卡德纳斯解散了国民革命党, 在
它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官方党——墨西哥革命党,伴随着党的改组而进
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1)把包括工人、 农民在内的广大民
众吸收进党,纳入官方体制;(2 )把卡列斯建立的地区结构的官方党
改造成职团结构的官方党,在党内按工人、农民、民众和军人4 个非地
域性职业社团将党划分为4个职业部门——工人部、农民部、 人民部和
军人部,分别由各个工会、农会以及联合会性质的团体组成。从此,工
人部、农民部和人民部属下的各个工会、农会以及联合会都有从基层到
中央的垂直组织系统,地方各部门的职团利益都依附于其所属的全国职
团部门,而不是地方各州。“条条”分割取代了“块块”分割,过去地
区结构的国民革命党给各地考迪略留下的政治空间已不复存在, 反映
民众主义政策取向的职团主义体制(注:职团主义(Corporatism ):
按照《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为:“把整个社会纳入(极权)
国家指挥下的各种‘社团’(或‘职团’)的理论和实践”。职团主义
结构是革命制度党的突出特色之一,这一组织体系是墨西哥政治体系中
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权力体系。)在官方党内初步确立起来了。四十年
代,在卡马乔总统(1940—1946在任)的任期内,官方党的职团结构又
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1940年,军人部被卡马乔总统取消(注:卡马
乔本人就是墨西哥历史上担任总统职务的最后一位将军。此后,稳定的
文人才得以在墨西哥真正确立。),标志着墨西哥历史上军人干政
时代的彻底结束,官方党由原来的4个部变成了3个部。其次,人民部地
位有了显著提升。卡马乔改变了卡德纳斯主导的民众主义路线
,推行发展主义政策,改善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加强了对工农运动的控
制。原来力量薄弱的人民部随着中产阶级势力和影响的扩大,迅速取得
足以与工人部、农民部相抗衡的地位。在1943年的议会选举中,人民部
尽管在数量上还是党内的少数,但在党的领导机构和新的议会中已变成
了多数。随着社会阶级力量的消长,墨西哥革命党的性质也逐步由原来
的以工农为主要依靠对象的各革命阶级联盟,变成了以中产阶级为核心
、以职业政治家为骨干的联盟。(注:曾昭耀:《政治稳定与现代化》
,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最后,与上述转变相适应,1946年
1月,卡马乔将墨西哥革命党易名为革命制度党, 明示墨西哥的革命任
务已从群众性政治斗争转为维护和完善现行制度,相应的意识形态宣传
也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社会公正为主,转变成以“全国团结”为旗帜
,淡化阶级冲突,强调民族利益。
这次改组,无论是机构的改革,还是党的纲领原则的转变,都是为
了削弱官方党各个职团部门,使之服从党中央的集中领导,特别是要在
选举政治上服从党的统一领导。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废除集体
入党制,恢复个人入党制,个人是否入党不再取决于是否已经加入某一
个职团部门所属的组织。这项改革的目的是想削弱各社团组织的政治影
响力,使党的力量建立在自由公民的联合基础上。(2 )强化党的中央
领导机构的集权,重新用地区标准取代职团标准,剥夺了3 个职团部门
提名各级议会和候选人的政治职能,从而全面弱化了职团部门对地
方选举的影响。(3)促使3个职团部门作出承诺,在选举竞争中一致对
外,不进行相互间的选举斗争。
1946年官方党的改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不满。工人部的反对呼
声最高,一些工人领袖带领工会组织脱离了官方党,另建了独立的新党
。同时在党内,权力的职团结构虽然被废除了,但心理的职团结构仍然
没什么变化,人们对其所属的职团组织的忠诚远胜于对党的忠诚。党的
设计者们原来希望避免党内各职团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影响针对各个选
任职位的党际竞争,但是改组的结果却是把一部分党内斗争外化为党际
的竞争,削弱了官方党的竞选优势。1950年,革命制度党重新恢复了部
门提名制度,职团结构再度得到承认。为满足日益增多的有政治意识的
公民和专门化利益集团的参政要求,方法上已不再是改革党的职团结构
,而是扩展这一结构的外延,在党的创立特殊的组织,把更多的政
治力量整合到党的周围。譬如,为了保持与军人的团结一致,革命制度
党建立了“全国荣誉和公正委员会”;为了鼓励妇女和青年加入官方党
,又成立了“全国妇女参政委员会”和“全国青年组织”。
经过几度反复,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框架终于形
成并稳定下来,成为墨西哥政治制度的主要支柱和力量源泉,成为墨西
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70年的辉煌与成功之路
革命制度党作为官方党能够连续执政70年,并且取得令人瞩目的业
绩,是与它的历史使命、理论主张、组织结构特点以及一系列正确的社
会经济政策分不开的。
一、革命制度党的建立及其所完成的历史使命,为其长期执政创造
了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革命制度党不是一个反抗外来侵略与缔造民族
国家的党,而是官方以改良方式实现政治制度化的一个工具。在官方党
建立之前,墨西哥的每一次总统选举几乎都会触发军事,革命制度
党的建立及其职团主义组织体系的形成,首要目的就是要排除考迪略势
力和军队对国家政治的干预,保证国家权力能够实现制度化的和平交接,
使墨西哥政治走上现代化轨道。党的建立首先打破了考迪略武力竞争政
权的政治格局,结束了军阀混战局面,提供了政党政治的活动框架和民
主选举的法律程序;党的职团结构的形成,最终敲响了地方考迪略政治
机器的丧钟,使其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从而使革命制度党的长期连
任得以不受非制度化的暴力因素干扰;随着党的军人部的取消,作为民
主政治重要标志的文人开始领导国家建设。这一切都为革命制度党
在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行国内外政策、控制国家选举从而长期
执政创造了条件。
二、革命制度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有效保持了国内民众思想
上的广泛共识和对官方党的认同。革命制度党特别注意保持在意识形态
方面的优势和统治地位。该党以共和国宪法作为党的纲领,以民众主义
、民族主义为其指导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革命民族主义、社会平等和全
面民主化3个方面。 这些内容带有明显的将近代西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
义结合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特点。革命制度党也不把自己的意识
形态贴上左或右的标签,只是笼统地宣称自己继承了墨西哥革命与历史
的传统,它的意识形态就是“墨西哥革命的意识形态”,就是“墨西哥
革命的原则”。这样,革命制度党的理论主张就获得了一种由墨西哥革
命历史所赋予的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正是因为革命制度党的
意识形态不受某一政治标签的框定,这种灵活性使革命制度党在意识形
态上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是对在社会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异
己思想的姑息迁就或视而不见,而是把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内容加以适
当变通和改造,吸收进自己的纲领,为我所用。这样,革命制度党以“
人民的全部价值观”的代表者的身份,占领了一切重要的政治思想空间
,同时也剥夺了其它反对党的思想资本和理论阵地,抑制了反对党的力
量,凝聚了全国人心,在墨西哥人民中形成了以革命制度党理论主张为
核心的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广泛共识,形成了对革命制度党长期执政的持
续认同。
三、革命制度党职团主义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国内各阶级,
使官方党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早在1917年,墨西哥宪法就规定了反
映工人、农民、中产阶级和政治—军事官僚阶层利益的四大基本政策:
工利、土地改革、民众教育和民选职务不得连选连任。这使墨西哥
得到了上述四个阶层的拥护与支持,建立在这个利益—效忠基础上
的官方党职团结构起到了极强的社会整合作用。一方面,职团结构能够把社会各阶级之间无节制的斗争转化为党内部门间程序性的谈判,避免
其分化为党派之间的纷争,从而使革命制度党超越各个具体阶级,成为
整个社会利益协调的核心;另一方面,职团结构使得革命制度党对社会
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四、革命制度党具有高度灵活的宏观政治调控能力,能够根据社会
需要制定合适的经济、社会政策。墨西哥经济选择了在自由市场经济与
完全国有化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实行国家、社会与个人并行的混合经济
体系。因此,墨西哥社会既存在以国家和民众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又
存在以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私营经济。从实践来看,墨西哥的公有制经
济有效保持了社会稳定,但难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私营经济具有较强
的活力,但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从40年代到80年代,墨西哥一直在政
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某种动态的平衡,以卡德纳斯为代表的民众
主义路线与以阿莱曼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路线在政策上进行相互交替。当
私人资本快速发展,造成社会财富分配高度不平等、阶级矛盾激化时,
政策向左偏,依靠民众职团,节制私人资本;当国家过度干预经济
,造成严重的资本外流与经济衰退时,政策转而向右偏,扶植私人
资本,通过组织手段控制民众运动。这种对社会的钟摆式左右制衡
机制,为墨西哥的政治、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再加上墨西哥
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符合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经济大趋势,丰富的
石油矿产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这些重要因素带动墨西哥经济走上了持
续高速发展的道路。
近20年的挑战与危机
革命制度党在其执政期间所取得的政绩是骄人的。从1950—1985年
,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增加到7700万,而人均GNP却从每年362美元上升
到2734美元;人均寿命从41.5岁上升到64.2岁,而文盲率却从80%下降
到6%。墨西哥已经成为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革命制度党领导墨西哥在创造了近50年的辉煌历史之后,从80年代
开始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出现了1982年的外债危机,其后是一系
列的社会动荡,它的高潮是1994年的南部恰帕斯州农民和严重的金
融危机。19年中期选举,左翼的民主革命党和右翼的国家行动党异军
突起,两党在议会的席位之和已经超过了革命制度党;同年在首次由民
选产生的首都联邦区长官角逐中民主革命党又击败了官方党。这宣告了
革命制度党左右墨西哥政局的时代的终结,墨政局基本已成三足鼎立之
势。革命制度党在近20年显示出节节衰退的迹象有一系列原因,而经济
政策失误、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职团主义组织体系的衰落则是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
一、革命制度党经济政策的失误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导致了一
系列经济社会危机。墨西哥原来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封闭
式的内向型经济。实践证明,这种政策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到了70
年代,墨西哥发现了丰富的石油矿产,开始大举外债开发油田,结果由
于世界经济危机,国际油价大跌,墨西哥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1982年出现了债务危机。墨西哥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并加入了关贸总
协定,取了以偿付外债为目的的出口导向型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
这种模式下,降低了关税,过早地开放市场,不加限制地吸收外资,
(注:墨西哥在萨利纳斯(1988—1994年在任)执政期间,吸收外资之
多居拉美之首,累计达750亿美元。由于1994年国内政局动荡, 经济乏
力,加上美国利率提高等不利因素,大量外国投机资本外逃,引起金融
市场动荡。)而且过分依赖外资。恶果在1994年显现出来了,由于当年
的外资大量抽逃,直接加剧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机,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多
达700亿美元的损失。从80年代开始, 为配合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
步伐,在美国的极力影响下,墨西哥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
私营企业主集团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大为膨胀,而失业的工人则越来
越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在农村,土地分配停止了,1992年墨西哥修
,废除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彻底结束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大量分不到土地的农民不是揭竿而起就是涌入大城市成为劳动力后备大
军。如今,墨西哥出现了45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2500万属于赤贫,20
%的最贫困人口仅享有全国 4.4%的财富,而20%的最富有人口却占有
53. 5%的财富。经济社会的矛盾由此可见一斑。
二、革命制度党以“社会自由主义”取代“革命民族主义”作为党
的指导思想,削弱了党的社会基础。萨利纳斯总统(1988—1994在任)
为适应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提出了“新民族主义”和“社会自
由主义”的新理论主张。前者在民族主义理论中放弃了它一贯的反帝、
反霸和反美的口号,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后者则
宣扬在“社会利益原则”下的自由主义。这一理论在1993年革命制度党
的十六大上通过,被确立为该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
进程中,“社会利益原则”仅仅是一个修饰语而已。墨西哥的阶级力量
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资产阶级性质越来越明显,收益
分配越来越向资方倾斜。在政党政治方面,1994年新总统塞迪略上台后
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修改了选举法,废除了在选举中支持官方党
的一贯作法,这一举措打击了革命制度党工农职团部门的信心和凝聚力
,更增加了该党被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右翼政党击败而沦为在野党的可能
性。
三、革命制度党体制僵化、派别斗争严重,官方党职团结构在新的
经济体制下有趋于瓦解的危险。由于长期执政,官方党职团部门的领导
人也日益官僚化了,出于自己的政治前途与既得利益考虑,他们通常更
多地对上负责,而对来自下层普通民众的要求与呼声则敷衍塞责。而同
时,与官方党对各职团部门的分化瓦解政策,使得各职团组织与政
府的谈判与对抗能力大大削弱,不得不对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因此
,各职团部门在忠实反映其部门成员的要求与利益方面,工作做得并不
是很深入,而当无意顾及职团部门的利益时,他们也不具备与国家
进行谈判的有效能力了。60年代,这种危险的组织离心倾向就已露出苗
头,由于国家政策向右倾斜,约3.5万名不满的农民脱离了农民部, 成
立了“独立农民联合会”。80年代墨西哥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后,
3个职团部门成员组织的离心倾向愈发严重, 墨西哥国家与劳工的关系
有再度出现“非制度化”的危险趋势。对于政局的动荡与社会的种种危
机,官方党的职团结构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
面对新世纪的政策调整
革命制度党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日渐脱离了支持它的劳工阶级,
削弱了自身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随着职团主义体系的衰落
,建立在这个体系基础上的党也面临着动摇和解体的危险。这不能不引
起革命制度党自身的深刻反思。从1996年开始,该党进行了一系列大政
方针的调整,主要包括:
一、1996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 重新恢复了“革命民族主义”
的指导思想,强调指出:革命制度党是墨西哥工人、农民和人民阶层的
党,是民族主义、民主和民众的党。这说明该党重新明确了自己的民众
主义性质与政治角色,是对民众阶层的一种鼓舞和凝聚。
二、革命制度党开始着手理顺党政关系和扩大党内民主。由于长期
以来对党内民主重视不够,革命制度党的领导层与基层组织缺乏有效的
沟通,也受不到规范的民主监督。有鉴于此,该党规定,党的领导职务
和民选职务的候选人必须具备10年以上的党龄;以后历届总统候选人不
再由前任总统指定,而由党的全国政治委员会在6 个备选人士中遴选产
生;州长候选人的产生也以同样方式进行。
三、革命制度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调整。
进一步深化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选举制度的改革,保证政党
选举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革命制度党与的一种新型党政关
系也逐步确立起来了,革命制度党不再作为官方党出现,而将以一个普
通的竞争性政党的面貌参与角逐。
四、在经济政策方面,革命制度党加强了宏观调控,进一步严
格财政金融纪律,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发展
,以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
五、在社会政策方面,革命制度党重新加大了对社会公共事业
的投资力度,19年联邦预算的56%将用于各类社会项目。新的社会保
障法也随之出台,以着力解决墨西哥社会的发展失衡、农村扶贫以及通
过和平对话处理社会冲突等各种迫切问题。
如今,革命制度党正从原来作为与民间桥梁的官方党过渡为多
党制竞争中的一个普通政党。这种角色转变既是对革命制度党生存与发
展的严峻挑战,又是对其职团结构生命力与适应性的考验。对于一个执
政70年的大党来说,革命制度党拥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包容性极强
的意识形态、灵活应变的政策能力以及相当庞大的组织队伍,因此,尽
管反对党势力呈现咄咄逼人的架势,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预计革
命制度党仍有极强的竞争力。从近几年的选举情况来看,革命制度党的
支持率稳定在40%左右,而两大反对党民主革命党和国家行动党则各握
30%的选票。
总的来说,墨西哥政党体制已由原来数党并存、一党独霸的非竞争
性霸权党制转变成了一党执政、多党制衡的竞争性优势党制。至于这种
体制以后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演变,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能否在今后新的政
治框架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且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曾昭耀:《政治稳定与现代化》,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丹·科·比列加斯等:《墨西哥历史概要》(中译本),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周余云:“世纪之交的拉美政党政治”,《拉丁美洲研究》,
1999年第一期。
[4]Ronald.H.McDonald and J.Mark Ruhl, Party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Latin America,Westview Press,1989.
“工行账户原油“是怎么回事?
美股三大指数收跌,纳指创2年新低
当地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录得日线“四连跌”。道指跌0.32%,标普500指数跌0.75%,纳指跌1.04%,创2年来收盘新低。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美股三大指数收跌,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股三大指数收跌,纳指创2年新低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盘中震荡下行,尾盘跌幅收窄。
截至收盘,道指跌0.32%,收于29202.88点,午后一度跌近1%;纳指跌1.04%,报收10542.10点,创2020年7月以来收盘新低,盘中一度跌近2%;标普500指数跌0.75%,收于3612.39点,一度跌超1.4%。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英伟达、台积电跌超3%,微软跌超2%,亚马逊、谷歌跌约0.8%,特斯拉微跌0.05%,苹果、脸书母公司Meta逆势小幅收涨。
国际油价下跌,能源板块领跌。西方石油跌近6%,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跌超2%,雪佛龙跌1.8%。纽约商品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51美元,收于每桶91.13美元,跌幅为1.63%;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6.19美元,跌幅为1.77%。
福特汽车跌6.89%,通用汽车跌近4%,两公司股价年内均跌约45%,市值都不足500亿美元。瑞银集团近日下调了这两家汽车制造商的评级与目标价,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使得经济增长面临严峻考验,以及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影响了两家公司的销售预期。
热门中概股普遍受挫,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5.31%。贝壳跌9.54%,拼多多跌8.34%,京东、百度跌超4%,网易、蔚来跌超3%,阿里巴巴、理想汽车跌超2%。
通胀数据本周出炉新财报季即将开启
上周,美股经历动荡行情。受强劲就业数据或推动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标普500指数在前两日涨超5%的情况下,后三天回吐大部分涨幅。该周,道指涨近2%,纳指涨0.7%,标普500指数涨1.5%。
美股上市公司新一期财报季即将开启,摩根大通、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百事、达美航空等本周将发布最新季度业绩。周四,美国9月通胀数据也将出炉。此外,美联储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将在周三公布,市场期待从中寻得下一步加息政策信号。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尔·埃利安(MohamedEl-Erian)周日表示,美国整体通胀率将下降至8%左右,但是核心通胀将继续上升。欧佩克+宣布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幅度减产,这项决定将伤害美国,可能致使通胀水平转涨。不过,埃利安对欧佩克+的决定不感到意外,因为该组织正寻求保护油价不受需求萎缩影响。
芝加哥联储埃文斯表示,供应链压力缓解,通胀数据可能下滑,他支持美联储将利率调至可监测影响的限制性水平。美联储致力于降低通胀水平,即使人们可能失去部分工作。抑制通胀是最重要的事情,物价稳定为今后经济强劲增长提供基础。
美国劳工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6.3万,失业率为3.5%,回到1969年12月来的低点。“如果失业率上升,那是不幸的。如果失业大幅增加,会非常困难。但物价稳定才能让未来更好。”埃文斯说。
美联储副布雷纳德也谈到,货币紧缩政策已经开始反映在经济领域,经济增长可能比预期放慢,但是美联储加息冲击在未来数月不会很明显。她认为,美联储明确在控制通胀方面需要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
“木头姐”批美联储摩根大通CEO警告风险
当天,“木头姐”、方舟投资首席执行官(CEO)凯西_伍德(CathieWood)公开致信美联储称,通胀数据滞后,立场强硬的美联储正在犯错。美联储不仅动摇了美国经济,还对世界造成影响,通缩式崩溃风险加剧。
凯西表示,剔除食品和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见顶,同比来看有所下跌。毫无疑问,食品和能源价格很重要,美联储不应该加剧全球痛苦,俄乌冲突已带来农产品和能源供应冲击。她建议,在此前月份的就业和通胀数据之外,美联储更应该关注当下的大宗商品价格,后者预示着经济可能走向通缩,而不是通胀。
凯西指出,制造商和零售商面临库存累积压力。在经历一年多的供应链瓶颈后,跨国公司似乎调整了。在最近的一个季度,沃尔玛和塔吉特的库存分别环比增长了25.5%和36.1%;耐克销售额增长3.6%,但全球库存增加了44.2%。
除了“木头姐”外,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也警告称,与2008年相比,当前美国经济确实表现尚佳,消费者能够更好应对风险。但展望未来,美国经济2023年可能陷入衰退,就像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这并不是小幅的经济萎缩。
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跌超24%。戴蒙表示,标普指数或将再下跌20%,这比此前下跌20%更痛苦。预测衰退期限是困难的,但投资者可以做好防备。6月份,戴蒙曾表示经济将遭受“飓风”冲击,摩根大通就做好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一,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担任美联储的伯南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戴蒙掌舵摩根大通十余年,是经济危机期间众多金融巨头负责人中唯一仍然在任的。
炒黄金具体操作复杂吗 和股票 基金相比复杂吗 前景怎样 现在炒的人多吗
账户原油是工商银行低风险的原油理财产品,账户原油是工行推出的原油投资理财产品,完全和国际原油和北美原油同步,客户可在预期原油价格将上涨时,通过先买入后卖出交易获取价差收益。在预期原油价格将下跌时,通过先卖出后买入交易获取价差收益。
账户原油没有杠杆,必须全额交易,只记份额,不提取实物的投资方式,有点像纸黄金纸白银,所以账户原油也俗称纸原油,账户原油投资有点像股票,交易赚钱靠的是原油价格变化的差价来实现盈利。账户原油投资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交易。
工行账户原油以后会根据月份出现不同的合约1604合约、1605合约、160约、1607合约、1608合约、1609合约、1610合约、1611合约、1612合约都会根据月份顺序排列。
工行账户原油合约到期日基本都在12号和15号,所以大家不要在这段时间交易上月合约,下月合约会在10号后开始交易,比如账户原油1603会在15年3月10日开始交易。会和上一个合约有5天的重合期。
扩展资料:
账户原油强平机制:工行账户原油是按期货制度,每月一份合约会到期,到期后会强行平仓。买入后如果没有及时出货,到期后就会被强制平仓。
工行账户原油优点如下:
1、账户原油是银行产品,和绑定,所以安全性有保障,也是很多人去交易的主要原因。
2、账户原油门槛低,投资者可以交易1桶,交易资金成本也就200多块。
3、账户原油交易费用很高,比如买入100桶账户原油就需要支付230块钱到250块钱交易费用。
4、账户原油转期还有高额的转期费用,费用主要来源于转期差价,如果有100桶原油,转期一次基本需要多出500以上。
百度百科—账户原油
汇率是怎么回事啊
现货黄金的操作其实并不复杂,最终目的还是高买低卖。现货黄金可以买张买跌操作起来比较自由。可以全天交易。目前这个现货黄金不受法律监管。需要找到正规的公司资金才有保障。现货黄金的可以买张买跌以及全天交易这个对于想要投资的人群非常合适。我个人认为还是蛮有前景的。现在炒金的人不少,最主要的是投资首先考虑资金安全性。
1月26日至2月1日的国内外3大新闻
一.定义: 汇率是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兑换的比率。如果把外国货币作为商品的话,那么汇率就是买卖外汇的价格,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因此也称为汇价。 二. 汇率的标价方法 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一) 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汇率小组长跌都以相对的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减少,说明外币汇率已经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彩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五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 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谈,汇率小组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上涨,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一 定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减少,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或外币升值。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二)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表示的汇率涨跌的含义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种货币的汇率和说明其汇率高低涨跌时,必须明确用哪种标价方法,以免混淆。 (三) 美元标价法又称纽约标价法,是指在纽约国际金融市场上,除对英镑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外国货币用间接标价法的标价方法。美元标价法由美国在18年9月1日制定,目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行的标价法。 三. 汇率的种类 (一) 从制定汇率的角度来考察: 1、 基本汇率。通常选择一种国际经济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可自由兑换的关键货币作为主要对象,与本国货币对比,订出汇率,这种汇率就是基本汇率。 2、 交叉汇率。制定出基本汇率后,本币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通过基本汇率加以套算,这样得出的汇率就是交叉汇率,(Goss Rate)又叫做套算汇率。 (二) 从汇率制度角度考察: 1、 固定汇率。即外汇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局限天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 2、 浮动汇率。即汇率不予以固定,也无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而是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 (三) 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考察: 1、 买入汇率 又叫做买入价,是外汇银行向客户买进外汇时使用的价格。因其客户主要是出口商,帮卖出价常被称作"进口汇率"。 2、 卖出汇率 又叫做卖出价,是外汇银行向客户卖出时使用的价格。因其客户主要是进口商,帮卖出价常被称作"进口汇率"。 买入卖出价是根据外汇交易中所处的买方或卖方的地位而定的。买卖价之间的差额一般为1%~5%左右,这是外汇银行的手续费收益。 3、 中间汇率 它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报刊报导汇率消息时常用中间汇率 (四) 从外汇交易支付通知方式角度考察: 1、 电汇汇率。 电汇汇率是银行卖出外汇后,以电报为传递工具,通知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付款给受款人时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电汇系国际资金转移中最为迅速的一种国际汇兑方式,能在一、二天内支付款项,银行不能利用客户资金,因而电汇汇率最高。 2、 信汇汇率 信汇汇率是在银行卖出外汇后,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地银行转会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由于邮程需要时间较长,银行可在邮程期内利用客户的资金,故信汇汇率较电汇汇率低。 3、 标汇汇率 标汇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由于票汇汇率从卖出外汇到支付外汇有一段间隔时间,银行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资金,所以票汇汇率一般比电汇汇率低。 (五) 从外汇交易交割期限长短考察: 1、 即期汇率 也叫现汇汇率。它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时使用的汇率。 2、 远期汇率 它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在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引时局的。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相比是有差额的,这种差额叫远期差价。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是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贴水则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六) 从外汇银行营业时间的角度考察: 1、 开盘汇率 这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刚开始营业、进行外汇买卖时用的汇率。 2、 收盘汇率 这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的汇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外汇交易设备的现代化,世界各地的外汇市场连为一体。由于各国大城市存在时差,而各大外汇市场汇率相互影响,所以一个外汇市场的开盘汇率往往受到上一时区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的影响。开盘与收盘汇率只相隔几个小时,但在汇率动荡的当天,也往往会有较大的出入。 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汇率兑换因为总是变动的,最新的详见:://.boc.cn/cn/common/whpj.html
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次贷危机引起的.到目前来看,次贷危机已经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了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更为严重的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损害了美国经济,使美国的经济进入一轮衰退期.
第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因为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而引发的次贷危机导致多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的增加,流动性的缺失,进而引发多家金融机构的倒闭,如五大投行中的三家或倒闭或被收购,其余两家被银行控制;商业银行的倒闭(华盛顿互助银行倒闭);最大的两家房屋抵押公司被接管;AIG(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被美国接管,到最近一年里,美国的两大股指跌幅在30%到40%之间.
第二,抑制了美国消费需求.到目前为止,9月份的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5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9月份零售销售额陡降1.2%,几乎两倍于此前0.7%的预期,创下三年来的最大跌幅,而同期的CPI只上涨了0.1%。这已经是美国零售销售额连续三个月下跌,这也是自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三,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失业数据的进一步扩大.英国第三季度失业率跳升至5.7%,创8年来失业率新高,也是1991年以来失业率增幅最大的一季。 苏格兰银行经济学家罗斯·沃克预测,就业市场可能继续萎缩,失业率在2010年第一季度可能达到7.9%的峰值。美联储在最近公布的新一期褐皮书也显示:美国的经济活动已经全面萎缩。在12个区联储所辖地区,大多数地区的消费支出和制造业活动都出现下滑,一些领域的前景远比美联储预期的更为悲观。
到目前为止,次贷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形势尚不明朗
美元贬值为什么油价会上涨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h}@>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0qp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0Tx6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QQ93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6、投机活动为油价飙升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这两种因素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的大肆炒作,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据估计,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根据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家们预计投机因素使美国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美元左右。a)pB
未来数月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判断jHaoW?
对于下一阶段国际油价走向的判断,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以下三种看法:一是继续攀升;二是高位运行;三是高位回落。ZpZ3G+
企业界、交易商以及投资分析师等认为,推高油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际油价短期内仍将居高不下。如果发生严重的冲击原油供应的,很有可能引发油价在现有价位上再次上涨,并突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一旦市场上缺少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油价将爆涨到每桶70美元的高位。Y pO
石油公司、产油国等认为,国际油价将高位运行,回落空间有限。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放缓并不会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因为即使需求放缓供需缺口仍旧很大,油价下跌的空间有限。由于目前OPEC等石油产出地区的产能利用已经基本上饱和,因此油价走低的压力将非常缓和。唯一会推动油价跌势加剧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石油进口大国。|U~kT
部分国际机构认为,国际油价将从目前的高位回落。油价创下近50美元的高峰纪录之后,将在几个月内恢复到每桶30美元左右的稳定水平。一旦目前的动荡情况消失,市场力量最终将使油价稳定下来,并在几个月内恢复到平衡价格。因为实际上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大于需求,产油国仍有一定增产能力,加之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拥有几十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许多国家也正在建立战略储备,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仍有安全空间。i
我们认为,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国际油价(WTI)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时间不会太长,年底前有望稳步回落至每桶35美元左右的价位,全年平均约每桶38美元。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原因:H`C9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迹象。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向下修订至2.8%,明显低于经济学家3.6%的预期,增幅比一季度减少1.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步伐也出现了放缓,二季度GDP仅增长1.7%,比一季度减少了3.9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增速也会适度放缓,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少。因此,在高油价和全球性升息的双重打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受到抑制,随之将会减少对原油的需求。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6%,比上半年减少0.6个百分点。vG0Oy=
其次,经过一段时期的补充,原油库存有所增加。截至7月底,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到2.986亿桶,比上年同期提高1840万桶;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645亿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全球石油库存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以每天30万桶和150万桶的速度上升。B~=a
第三,目前影响国际油市的几大不确定性因素有望缓解。一是随着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和国内局势的缓和,稳定的国内环境是伊拉克向国际市场供给原油的前提条件。二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全民公决中获胜,将继续执政至2007年1月任期结束,这将有助于缓和委内瑞拉国内动荡局面,保证原油正常生产及出口。三是不管是被国有石油公司收购、外资参股,或是破产,历经近一年的俄罗斯尤科斯在近期将会有个了结。"H
第四,前期介入油价炒作的国际投机机构的高位获利了结,也将促使油价振荡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