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油价_八十年代油价调整

1.关于历史

2.美国喜欢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为什么不反对沙特王室的君主专制?

3.前苏联的经济实力怎么样

4.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5.黄金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八十年代油价_八十年代油价调整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并不一定就表明美国在走下坡路,当经济不景气肯定是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之一。我们还应该考虑美国国内能源形势的新变化。

由于美国经济是传统的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当自给有余时大量出口;在国内石油不能满足供应且总体成本越来越高时,就大规模地将投资和经营向国外转移,以获得利润并满足国内供给。这就是你所谓的下坡路。

美国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变化,间接反映了美国能源消费格局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技术有关。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加上多数气田离用户并不太远,美国天然气的利用率较高。同时,美国把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相当大的期望寄予石油替代品上。早在2006 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强调了这一点。“摆脱对石油依赖的最好方法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开展乙醇、燃煤电厂、太阳能、风能技术以及核能领域的研究。这也侧面说明不是战略武器的唯一形式,科学技术也能提供战略武器。

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仍然放慢,对石油产品需求不足,必然影响美国对石油产品的消耗,降低了石油的进口。同时,美国炼厂剩余的炼油产能只能进一步地依赖出口市场,这样必然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当然,美国目前的出口状况仅反映了美国短期的能源市场变化。未来15年到20 年,美国的原油处于净进口国量地位,这一根本格局仍将难以得到改变。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很大,而其国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量。

受影响是肯定的,但是否落空短期内还不好判断。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想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进而控制东石油以及中东石油运输线。满足自身的石油需要,还主导了国际石油价格。美国控制中东石油,就是想把欧盟、日本等盟国的能源需控在自己手上,然后可以抑制它们的经济发展,以保住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利用伊拉克战争打击欧元,以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

我国高调支持欧元低位一方面是希望欧元能与美元抗衡,同时希望加强中国同欧盟国的合作。

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利好局势。此次危机已波及全球,并且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影响极其严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次危机;从影响的深度来看,已造成三大经济体相继陷入衰退,并且预计衰退将持续。从发生的原因来看,这是第一次源自金融体系内部的危机,由于金融体系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此次对于金融体系的摧毁性打击,将导致市场化融资和信用体系的重新建立;危机将重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话语权之争,世界经济、政治、金融、货币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关于历史

1、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2、比中国差,尼日利亚的石油储量很大,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但是和其他南部非洲国家啊一样,整体环境不好,政局不稳成了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潜力很打。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的国家,尤其是在体育届,尼日利亚是非常厉害的,尼日利亚的足球、篮球、排球都是很厉害的。

美国喜欢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为什么不反对沙特王室的君主专制?

一、出口加工业

澳门现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本世

纪七十年代,在香港经济起飞的带动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利用低地价、低工资以及欧美国家给予的较充裕的成衣、针织

品配额和对澳门产品实行特惠税,大量吸纳香港资金来澳设厂,

制衣、针织、手袋、玩具、电子制品等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到

八十年代中期,工业达到鼎盛,有工厂2700余间,工人8万,产

值占全澳总产值的37%,成为澳门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不仅为

三分之一的澳门劳动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是外汇收入的

主要来源。?

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其中制衣、毛纺毛织占

总产值的70%。工厂的规模也较小,多数是不足百人的小厂,

500人以上的工厂只有几家,所以澳门的加工企业大多经营灵活,

产品更新方便。但是澳门加工业对外依赖性很大,资金和技术

主要来自香港,原料需全部进口,工人中相当部分是从内地输

入的劳工,产品90%以上出口,目前澳门的工业产品已销往10

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销住美国和欧共体国家。?

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邻近的珠江三角洲及东南亚一

些国家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澳门工业受到很大的挑战,生

产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竞争力下降,发展明显放慢,增

长幅度由八十年代的两位数降为一位数,许多工厂或者部分生

产工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邻近地区。面对新形势,澳门的一些

企业家正致力促进工业转型,即将原来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向半技术密集型及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改进经营管理,引进新科技,降低

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目前,澳门工业

虽然进入转型调整阶段,遇到的困难不少,但发展前景仍然光

明。?

二、旅游业

“银牌高署市门东,百万居然一掷中。”澳门是闻名的赌

城,有“东方蒙的卡罗”之称。澳门的赌业由来已久,清朝时

已具规模。1872年,港英当局严格禁赌,清朝也在广东禁

赌,赌徒流聚澳门,业得以兴旺。1937年,澳门开设专

营,其税收成为澳门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61年,

葡澳颁布法令,将业合法化。1962年澳门旅游有

限公司取得业的专营权并经营至今。?

澳门的业主要有、、跑马、白鸽票(**)

。业的收入十分可观,目前仅的年收入已超过17

0亿澳门元。澳门的与美国的拉斯韦加斯、大西洋城相比,

其建筑、设施和繁华程度都远为逊色,但来澳赌徒所下的赌注

却大得惊人,常常是少数人在几张赌台上的豪赌带给的收

入占总收入的近半数。税是澳门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近年比重已达50%。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加上直接间

接为赌业服务的人员,约为1—2万人。连同这些人的家属,估

计直接靠赌业生活的人,约占全澳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职工的收入很高。主要靠赌客的赏钱。根据澳门基本法的规定,

1999年后,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

年不变”,“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自行制定旅游

业的政策”,澳门的业继续存在和经营。?

除了,澳门的业也很兴旺,歌舞厅、酒吧,以及

半公开的场所,如夜总会和名目繁多的浴室等在澳门的许

多街巷中都可以找到。?

、、中西文化的交汇,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到澳

门。1996年达815万,为澳门人口的20倍,旅客消费270亿澳门

元。大量旅客的到来,带动了澳门的酒店业、餐饮业、旅客运

输业、珠宝金饰业和商业的兴旺。目前,澳门各方面都看好旅

游业,认为它是澳门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积极取措施推

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金融服务业

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澳门最早的银行是

1902年开业的葡资大西洋银行。目前,澳门共有23家银行和19

家保险公司,此外还有2家财务公司,1家邮政储蓄机构和7家货

币找换店。银行从业人员3700多人。?

澳门没有中央银行,现由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代行中央

银行职能,并由其授权大西洋银行行使澳门发钞代理职能及代

行库房职能。进入后过渡时期,根据中葡联合声明的有关

规定,并考虑到融体制的稳定和实现平稳过渡的重要性,

经中葡联合联络小组谈判商定,自1995年10月16日起的15年内,

由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与澳门大西洋银行共同发钞,各自发钞的

额度均为50%。合约期满后,可根据联合声明的精神修约、续

约或签订新的合约。?

澳门不实行外汇管制,资金进出自由,银行既可经营本币

业务,又可经营外币业务,还可经营离岸业务。澳门银行资本

国际化程度较高,有14家银行的总行设在澳门以外,包括汇丰、

中银等世界知名银行。?

融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香港。澳门银行利

率随香港升降调整,流通中的货币和银行大部分是港币。

八十年代末以来,港币占全澳货币供应量比重的50%左右,贷

款占银行比重的60%左右。澳门银行的黄金、外汇、股票、

基金投资等业务大部分通过香港市场操作,银行境外资产也多

集中在香港。澳门目前尚无证券期货市场。?

澳门的19家保险公司中,4家是人寿保险公司,15家是非人

寿保险公司。中资及合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90%。?

四、建筑地产业

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变得越

来越珍贵。?

澳门土地按用途分为农业、货仓、商业、住宅、工业和其

它6大类;按性质分为用地和私人用地两大类,其中用

地包括租借地、租售地、公共土地、临时性使用

式占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业权已明确的土地和业权未明确的

沙纸契土地两种。?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量新移民进入澳门,目前对房屋

的需求十分殷切,六十年代中期,“分层出售”的楼房买卖和

银行提供“分期付款”供楼等方式先后出现,为房地产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七十年代末,由于制造业的兴起,居民就业情况

理想,置业安居愿望强烈,同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数以万计

的内地新移民到澳门定居,使澳门人口急剧增长,楼价也急速

上涨。澳门建筑地产业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八十年代后期,中葡通过谈判顺利解决了澳门问题,澳门

前景明朗,经济发展,多项大型建设得到落实,市场资金充裕,

分期付款供楼成为一种潮流,建筑地产业再创高峰。作为澳门

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地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门将找到一个适合本地优势与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以

新的姿态走进新的纪元。?

一、2000年回顾

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渐去,香港经济出现了近十五年来最强劲增长。根据香港最新公布的数字,本地生产总值继第一季14.2%和第二季10.9%的实质增长之后,第三季度以10.4%的双位数字攀升;2000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0%。同时,香港的失业率进一步回落,由1999年的63%减低至目前的4.8%。

1、增长具全面性

香港经济于1999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复苏的动力首先来自转口贸易、服务输出的回升以及开支的大幅增长。与1999年恢复性增长相比,2000年的经济已进入全面增长的阶段。一方面,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均取得十分显著的增长。2000年前九个月,转口贸易、服务输出和输入分别比1999年同期上升19.7%、15.2%和2.3%,远高于1999年全年度5.4%、7.8%和0.25的增幅;货物进口则激增19.9%,比起99年0.1%的微弱反弹,增幅巨大。同时,港产品的出口亦扭转了大幅下滑的趋势,增长率由1999年的负7.2%跃升为2000年前三季的10.6%。

另一方面,香港的内部需求亦加速回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私人消费开支1998年曾大幅下滑7.4%,1999年止跌回稳,轻微回升0.8%;但2000年前半年已实质上升6.9%,第三季再取得5.0%的增长,证明疲弱的消费市场已经回暖。同时,工商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上半年机器及设备开支较一年前增加24%,第三季度的升幅更提高至27.8%。

2、新经济崭露头角

2000年香港经济的另一个亮点是结构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新经济形态已奠定雏型。新经济的崛起通常有以下几个必备的要素:全社会对创新科技,特别是资讯科技的投资大幅增加;企业大规模重组,藉以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和善用新技术;融资市场更趋开放和活跃,风险投资大行其道;创业精神成为风尚;调整经济政策并加快市场开放步伐,特别是进一步开放电讯市场。这些新经济的表征自1998年底开始在香港初现端倪,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清晰可辨。例如,香港人均互联网主机已从1996年每100人0.75个,提高至目前的4.3%;在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期间,香港共有1,540个公司以性质成立,比一年前的199间个增长了解8倍;至2000年10月初,香港并借地铁上市之机率先推出了电子招股(e-IPO),等等。

除了资本市场作出迅速调适和配合,资讯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现代中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之外,香港新经济的发展还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积极担当领头羊和促进者的角色;二是新经济公司藉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区性商业枢纽以及进入内地之门户的有利条件,迅速向海外以及中国内地扩张版图;三是传统产业与时并进,新旧经济互为渗透。一方面,以房地产、银行业为主的传统支柱行业凭借资金、客户基础、商誉、品牌效应等现有的优势,加大投资吸收新知识、新观念、调整经营方向,拓展新兴业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变开始将应用新科技摆上了公司的发展议程。与此同时,新经济公司亦纷纷透过收购、兼并、策略联盟向旧经济公司渗透;藉以获取实质性的载体,缔造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

新经济的崛起标志着香港以创新科技为本、以高增值产业为方向的第三次经济转型全面启动,这不仅有助于加强香港的经济基础,而且亦增加了产业结构的层次性,提升工商业的整体效率,使香港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3、本地内部需求复苏

零售业在第3季的增长速度减慢,部分原因是由于零售业1999年第3季度开始复苏,导致该季的比较基准较高。与一年前比较,零售量在2000年上半年大幅上升12.3%后,第3季的升幅放缓至5.8%。这主要反映汽车和珠宝等较贵重物品的销售情况放缓。不过,服装、家具及家庭电器的销售仍维持强劲增长。经季节性调整与对上季度比较,零售量在第3季下跌4.6,第1季及第2季则分别上升9.1和0.7%。

私人消费开支在2000年上半年较一年前实质上升6.9%,第3季度再取得5.6%的增长。其中,耐用品的开支仍然取得最大增幅,而非耐用品及服务的开支亦进一步增加。居民在旅游方面的开支跌幅减少。经季节性调整与对上季度比较,旅游方面的开支在第一季度实质上升4.9%后,于第二季微跌0.2,第3季则回覆0.5的增长。

消费开支以国民会计基础计算,在2000年上半年较1年前实质上升3.2后,第3季度再增长2.5%。经季节性调整,与上季度比较,消费开支在2000年第一季度实质增长0.9后,第2季下跌2.8%,第三季则回复0.7的增长。

整体投资开支以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计算,与一年前比较,在2000上半年实质上升4.8%后,第3季再激增13%。这主要是因为机器及设备开支继2000上半年较一年前实质上升24.0%后,第二季进一步大幅增加27.8%。由于前景好转,即使实质利息成本较高,这方面的开支仍有强劲增长。楼宇及建设开支的跌势亦大为缓和,实质跌幅由2000年上半年与一年前比较后的12.4%,放缓至第三季的3.5%。公营部门的建造量方面,优先铁路和多个基本工程项目加紧施工,抵消了公共房屋的建造量及减少的影响。私营机构建造量方面,土木工程产量稍有上升,以及现有楼宇的翻新和维修工程显著增加,减低了新建造工程持续下跌的影响。与此同时,地产发展商毛利继续大幅下跌,2000年第3季度较1年前实质下跌13.7%,但跌幅已较上半年的18.4%稍弱。

2000年第3季的存货继续上升,这与本地内部需求大幅增加,令进口货物的吸纳量有所上升的情况相吻合。

4、物业市场

住宅物业市场在2000年第2季度表现疲弱,但在房屋委员会宣布调节其房屋和澄清房屋政策后,七、八月份的市场销售趋向活跃。8月29日的土地拍卖程序规范,亦有助改善市场气氛。买家仍以置业自住人士为主。不过九月稍后有大量新落成楼宇供应所影响。

2000年9月,住宅楼宇的价格,平均较六月上升3%。不过,2000年第三季对上季度比较,价格平均仍下跌3%,但已较第二季的7%跌幅轻微。另一方面,2000年第3季,住宅楼宇的价格及租金仍远低于19年第3季度的高峰,分别平均下跌48%及30%。

商业楼宇方面,写字楼的租务市场在2000年第3季依然活跃。尽管资讯科技公司在最近数月对写字楼的需求下降,但随着本地经济持续复苏,以及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体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此外,写字楼的供应有限,使空置率进一步下降,其中以位于商业区黄金地段的写字楼成尤甚。至于写字楼的销售市场则仍然淡静,原因是利率成本高,令投资者态度审慎。随着零售业逐渐复苏,租务市场在2000年第三季保持平稳。但销售市场则偏软。工业楼宇方面,租务及销售市场在2000年第3季度依然呆滞。

5、劳工市场需求继续增加

随着整体经济活动持续复苏,劳工需求继续增加,劳工市场情况进一步改善。根据以“居住人口”方法编制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持续回落,由2000年第2季的5%下降至第3季的4.8%。持续失时间中位数进一步缩短,由一年前的82日及今年第2季的74日缩短至第3季的65日。失业六个月或以上的人数比例在同期亦减少,由27%减至20%。人力运用也有所加强。就业不足率在2000年第3季幅下跌2.6%,扭转首两季由2.8%短暂上升至3.2%情况。综合所有就业人士计算,每周工作50小组或以上的人数比例在2000年第3季为34%,较今年第2季的32%及去年第3季的30%进步上升。

由于经济强劲复苏,令劳工需求增加。2000年第3季从住户统计调查得出的总就业人数,与一年前比较,上升3.4%至323万人,较第二季的1.9%明显增长。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幅明显超越劳动人口的增幅,使人力的供求情况在今年以来持续改善,而失业率也因而逐步回落。

随着就业情况有所改善,劳工的收入在近数月亦微回升。2000年第2季的整体劳工收入以货币计算,较一年前增加2%。在扣除同期消费物价的跌幅后,2000年第2季的收入及工资与1年前比较,均有较显著的实质增长,介乎5%至7%之间。

6、物价

2000年第3季,整体消费物价的跌幅收窄。虽然零售商面对商场竞争激烈继续提供价格折扣和其他优惠,但随着消费需求稳步回升,折扣幅度普遍较前减少。在源自本地的成本压力方面,劳工工资已止跌回稳,但新订租约显示物业租金整体上轻微下调,而多项和公共服务收费仍继续受到冻结。至于外来的价格成本压力方面,一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此外,主要供应经济体系的通胀率亦见上升。但最近数月进口食品和消费品的价格仍然下跌。

2000年第3季与1年前比较,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下跌2.6%,跌幅明显小于第一季的5.1%及第2季的4.5%,部分原因是住屋费用的跌幅减少,因为减免1999年第3季应课差饷50%,以致该季的比较基准较低。此外,很多消费品的价值的跌幅亦所收窄,甚至加快上升。2000年首9个月合计,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下跌4.2%,跌幅仍超过1999年的4%,作为主要分类指数的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下跌3.2%,跌幅较1999年3.3%放缓。2000年第3季,经季节性调整与对上季度比较,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的跌幅为0.4%,同样较第1季的1.3%及第2季的0.6%降低。甲类消费物价指数的跌幅亦同时收窄,由第1季的1.1%减至第2季的0.6及第3季下跌1.1%,跌幅明显较第1季的1.9%及第2季的2.1%温和。

7、金融业

2000年第3季,港元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在7.794和7.799之间窄幅徘徊,与总结余的兑换保证汇率走势大致相同。总结余兑换保证汇率自1999年4月1日起,从7.55的水平每日上调一点子(一点子等于0.0001港元),在2000年8月12日到达7.80的水平,与发行及赎回负债证明书的兑换保证汇率汇合,因此500日的过渡期顺利完成,由于本地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港元12个月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距,由六月底的43点子,扩至九月底的137点子。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贴美元走势。2000年第3季,港况差不多所有主要外币的均升值,特别是兑日元上升2.2%、兑德国马克上升8.2%,兑英镑上升3%。总的来说,贸易加权名义港汇指数由2000年6月底的132.7,上升至9月底的134.9。

港元在2000年第3季的增长加快至1.7%,而港元存款 在同季亦进一步增加2.0。由于港元存款的增长较港元为快,港元贷存比率由2000年6月底的91.6%轻微下跌至9月底的91.4%。

本地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在2000年六月强劲反弹后,七月时进一步攀升,因为市场预期美国利率或已见顶。在七月初澄清房屋政策亦进一步刺激与地产有关的股票。恒生指数7月21日上升至17921点,8月大部分时间继续维持在17000点以上的水平。其后国际油价飙升,市场忧虑油价上涨会影响通胀、利率,以至全球的经济增长,因而打击各地主要股票市场。本地股票市场亦受到拖累,恒生指数在9月22日下挫至14613点。不过,随着国际油价短暂回落,恒生指数在9月底销为反弹至15649点,较六月底仅低3%。

8、对外贸易增长强劲

(1)产品出口

2000年首10个月,香港的产品表现远较预期为佳。尽管一般均估计出口有所复升,但反弹幅度之大却出乎意料之外,其中总出口在转口激增20%的带动下,跃升19%,本产出口亦有显著回升,比去年同期增长10%。反观1999年全年,总出口仅激升0.1%,而本产出口更下降近10%。

2000年首3季,香港对大部分主要市场的总出口表现出色,其中对美国及欧盟出口分别扬升15%及13%,两者均为去年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在区内经济持续复兴下,香港对亚洲的出口大幅回升22%,对东盟和日本分别有22%及20%增长,而对中国内地出口则跃升22%。香港对其他地区市场的出口亦于2000年首9个月取得可观增幅,其中对东欧出口上升29%,对拉丁美洲上扬21%,对中东则有20%增幅,至于对非洲的增长步伐最慢,升幅仅为1%。

产品方面,2000年1至9月,所有主要的总出口均全面报升,其取得的最大增幅的是电子产品(+30%)及珠宝(+24%);与此同时,其他产品亦有不俗的表现,例如:塑胶产品(+15%)、纺织品(+12%)、家庭电器(+12%)、钟表(+8%)、服装(+8%)、鞋履(+7%)、旅行用品及手袋(+6%)、玩具及游戏用品(+6%)。

由于美国和欧盟需求殷切,以及日本经过长时期经济衰退后备受压抑的需求的所回升,香港的珠宝出口大幅度激升;此外,海外市场对白金首饰续有需求,亦有助刺激珠宝销路。电子产品出口表现理想,主要由世界市场的周期性需求带动;再者,根据2000年1月生效的资讯科技产品及电讯设备的需求持续。

服装出口在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及日本)需求强劲下,大为受惠;若非受到来自拉丁美洲及东欧的剧烈竞争影响,出口表现还可更上层楼。钟表方面,美国和欧洲需求稳定以及亚洲经济持续复升,均有助促进香港出口。至于玩具及游戏,销售主要受美国及欧盟持续不断的消费需求带动上升,而对日本出口更出现强力复兴。

2000年首3季,美国进口有21%的可观增幅,来自中国内地的进口(当中大部分由香港厂商经营)上升23%,源自香港的进口则增加13%。同期,香港对美国出口扩增15%,其中大部分主要产品均取得不俗升幅,例如:珠宝(+35%)、电子产品(+24%)、纺织品(+16%)、旅行用品及手袋(+12%)、家庭电器(+10%)、服装(+7%)、鞋履(+6%)、钟表(+5%)、玩具及游戏用品(+4%)。

2000年1至9月,香港对欧盟出口急升13%,主要市场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及英国等,对香港产品的需求均告大增。产品方面,2000年首9个月,香港对欧盟的电子产品出口上扬22%。其他增幅显著的出口还有珠宝(+18%)、家庭电器(+13%)、纺织品(+8%)、玩具及游戏用品(+8%)、鞋履(+5%)、钟表(+3%)、旅行用品及手袋(+1%)、服装(+1%)。

2000年1至9月,香港对亚洲出口强劲反弹,攀升22%。随着中国内地经济不断增强,香港对内地出口跃升22%。由于中国内地出口持续复升,香港输往国内供出口加工的原材料及半制成品保持强劲。与此同时,在内地消费意欲上涨的刺激下,输往内地供应内销市场的产品亦回升兴旺。事实上,若非受至多项结构性发展影响,例如来自内地本土供应商的直接竞争加剧,以及海外供应商日益直接打入内地市场等,相信香港出口应有更佳表现。

2000年1-9月,香港对日本出口增加20%,主要动力是消费者追求物有所值的产品以及日本零售业为迎合这需求而作出的改变。日本的工业生产增加,亦令香港对该国的半制成品得到支持。在香港输往日本的主要产品中,下列多个类别均取得增长:纺织品(+32%)、珠宝(+31%)、服装(+27%)、家庭电器(+22%)、鞋履(+21%)、电子产品(+21%)、旅行用品及手袋(+15%)、玩具(+14%)及钟表(+13%)。

香港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亦因区内经济持续复升使进口需求扩大而有所扬升。2000年1月日至9月,香港对南韩出口上升36%,对东盟亦扩增22%。1999年,亚洲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带动,进口需求则以半制成品为主,但2000年,在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持续回升的同时,内部需求(包括消费开支)亦呈现显著反弹。

踏入2000的,在亚洲经济复原之际,香港对大部分新兴市场的出口均呈现强烈反弹。今年首3季,香港对东欧出口在该区整体经济复升的带动下,升势尤其明显,增幅达29%。在拉丁美洲,经济亦重现活力,香港对该区扩增21%。至于香港对中东出口亦扬20%,但对非洲出口却增加不足1%。

(2)服务出口

服务出口继1999年初回复增长后,在运输及旅游业的带动下持续蓬勃扩张,2000年首9个月较1999年同期上升14.6%。估计2000年全年,服务出口可取得双位数字升幅。

香港服务出口表现良佳,主要因为亚洲区(特别是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活动全面复升。香港作为区内的运输枢纽,估计2000年空运和海运业均取得双位数字增长。据民航处的资料显示,2000年首9个月,香港的空运货物吞吐量上升17.8%,其中出口货物表现较佳(+19.3%),而进口货物亦取得可观升幅(+15.8%)。海运业方面,表现也毫不逊色,今年首7个月,货柜总吞吐量增长14.3%。

今年首9个月,访港旅客人数增加16.2%,旅游业收益亦扬升10.7%。旅游人均消费下降的趋势似乎已见底回升,2000年首9个月,访港游客的人均消费较上年同期少4.9%,这与1999年人均消费取得比1998年少14%的数字比较,情况显著有所改善。预计2000年全年,游客的人均消费可取得双位数字升幅。随着亚洲各地经济表现理想,区内金融活动大幅回升。截至2000年第三季为止,在亚洲筹措的银团总值增加超过上倍。2000年首10个月,香港是亚洲第二最活跃的银团市场,仅次于日本。在香港资本市场进行的集资活动也十分蓬勃,中国内地公司通过香港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总额为1999年的5倍。

前苏联的经济实力怎么样

美国在世界上都是以?民主?、??为名义,到处弄霸权主义。中东国家沙特,还是停留在封建君主阶段,文化上也是非常保守与封闭,有着浓厚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气息,这与美国推行的西方文化是完全相违背的。美国不反对沙特王室的君主制,反而与沙特结成中东地区的战略同盟,看上去也是非常奇葩。很多也好奇,喜欢搞霸权主义的美国,为什么不反对沙特王室的君主制度呢?

实际上,这道路也是非常简单,那就是沙特符合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与美国结成战略同盟,自然不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反对沙特王室的君主专制。

美国与沙特王室有合理的利益诉求

在利益层面上说,美国与沙特同盟是合理的。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由于越战因素的影响,国力与世界影响力也呈现大幅度降低的趋势,经济上也是频繁出现美元危机与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建立以美元与黄金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也瓦解。

在这一种环境中,美国需要能找到一种能与美元挂钩且替代黄金的东西,这样才能使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持续延续下去。

在工业时代需要基础就是石油。所以,美国要获得美元在世界的霸权,就应该对国际石油市场做完全控制。全世界石油的重要产区就是波斯湾,波斯湾产出的石油占据国际原油交易市场很大的比重,美国也特别掌握在中东尤其是波斯湾地区秩序的主导权。

于是,在利益趋势下,美国就把它那一套普世价值观抛弃,与沙特缔结战略的梦雨关系,建立崭新以石油?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确定在全世界金融体系的霸权地位。

此外,沙特王室也是美国最大的外国私人投资商。沙特投资的领域,很多都是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美国与沙特在中东地区也有一个共同的战略对手?伊朗,这也为两国建立战略同盟关系提供了合理性。

沙特也愿意与美国结成同盟

在沙特王室角度来说,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与自己有长达千年教派上冲突。同时,伊斯兰共和政体与沙特王权也是水火不容。美国与伊朗的矛盾,在1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就激化。

于是,沙特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就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伊朗。由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双方结成战略同盟关系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此,沙特与美国有着战略同盟关系。沙特在冷战时候,帮助美国打压苏联可谓是劳苦功高。在八十年代国际油价的持续地位,这给靠贩卖石油为生的苏联打击很大,也是造成苏联解体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沙特对美国的帮助,美国自然也会抛弃不反对沙特王室的君主专制。

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苏联的经济在战后是世界第二,是GDP.美国是毋庸置疑的经济老大,日本是到了80年代后才跃居世界第二,但那时候的苏联已经开始衰弱了。

苏联的成功在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优势就在于能似国家特别是后起国能够快速完成工业化,建立独立完整且底子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强国。战前帝俄时代,俄工业产值仅占世界1%,轻纺工业为主。苏联30年代左右,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占世界10%,拥有完整独立的大批基础工业,重化工业为主,并建立完备的国防工业和科研体系。

苏联的失败在于,当国家工业体系,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的时候。掌权者抱着经济,并仍不注意加紧发展下游轻工业或消费品制造业。在这种工业化已经完成的阶段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的思想核心就是“高积累低消费”,这种思想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嗤之以鼻。因为这种体制后遗症和日后的弊端很多。而且经济从来要的就不是经济景气与繁荣,而要的是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国力。所以经济学家一般都持批评态度。

世界上对再好的东西的利用都得有个度。经济有它的适用范围。

黄金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20世纪70年代影响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记,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3年-14年),又称作13年石油危机。由于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年-1980年),又称作19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原油价格从1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因海湾战争而爆发,原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被称作是一场石油战争。时任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落入萨达姆的控制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海湾石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时3个月内原油从每桶14美元,涨到突破40美元。但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使1991上半年欧美旅游生意相应减少。值的一题的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或者说频临崩溃的经济体)咱们那是都是骑着自行车,吃着窝头,喝着稀粥,整天捍卫某某思想,这些p事不是个事。所以在天朝的历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对比现在cctv的新闻联播国际新闻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美国,欧盟,海湾这点事儿,说明中国进步了不少,但最烦的是老用什么意识形态的东西去结读去分析某些东西,令人厌恶。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一直在风雨中前进,一直在西方列强的后面苦苦追赶,要改变的还有很多,要保留的还有更多,身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个国家像是一棵历经沧桑世事的大树,未来更多风雨,回头观望,一切皆是浮云。

这三次石油危机中尤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大,这让人们见识一个组织欧佩克的强大,欧佩克由12个国家组成,包括7个阿拉伯国家,也包括石油其他主要的产油国如伊朗和委内瑞拉。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时有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等五国。油国组织总部自一九六五年九月起,由瑞士日内瓦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是第三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生产国和输出组织。石油是战后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战后初期,世界石油的勘探、开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手中。这个垄断控制的后果是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第三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却受到损害。为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大多为美资、英资和德资),藉以降低油价和生产者的负担。最初组织只是一个非官方的议价小组藉以减价销售至第三世界国家。这样的规模限制其于西方油公司中争取更大的利益占有率和更高层面的生产控制。然而于10年代初期它开始展露其效用。

以巴冲突的出现终于引致欧佩克由一个仅仅的企业联合转形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成立另一个重叠的组织,名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APEC),来集中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施压。就算不是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埃及和叙利亚亦加入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以协助达成其目标。其后13年赎罪日战争的爆发更坚固了阿拉伯国家的这个选择。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紧急补给,使以军能抵挡住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忿怒的阿拉伯世界于13年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使10年代初期,西方大型的石油企业集团突然面对一批联合的产油国。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贮备,约共占世界石油蕴藏78%以上的石油储量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它们占全球产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藉欧佩克,成员国得以从石油出口得到更多收益。"于上一年,欧佩克的11个成员国. . .根据联邦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数字,从石油出口中收取3380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42%[2]。相对于12年的数字,成员国石油出口的收益为230亿美元;经历13年石油危机后17年,该数字为1400亿美元。[3]。

由于石油销售被美元所主导,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会直接影响欧佩克对石油的定价。举例说,当美元对其他货币下跌,欧佩克成员国会收取较少的其他货币。因为它们持续以美元出售石油, 这将导致购买力直接的下降。当欧元引入后,伊拉克决定以欧元代替美元作为出售石油的交通货币。

欧佩克的决定相当影响国际油价。例如,于13年石油危机,欧佩克拒绝运送石油至于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支持以列对抗埃及和叙利亚的西方国家。这使油价上升4倍,从13年10月17日至14年3月18日,持续5个月之久。于15年1月7日,欧佩克成员国同意将原油价格提高10%。与此同时,欧佩克成员国(包括一些刚把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国家)响应国际新经济秩序的呼吁,加入开始联合初级生产者。总结于阿尔及尔举行的欧佩克第一次高峰会,它呼吁定下稳定而合理的物价、国际食物和农业、由南至北的技术转移,及经济系统的民主。

与其他的企业协议不同,欧佩克成功将油价持续上升。欧佩克的成功大部分都归功于沙特阿拉伯的弹性。该国容许其他参与协议国家的欺诈,更减少自己的产量来弥补其他成员超出配额的生产。因为其他的成员均全力生产,而沙特阿拉伯是唯一的成员拥有充裕的贮存空间,亦有在需要时增产的能力,这给予它们可靠的杠杆效应。

这个政策十分成功,导致原油价格一度上升至仅次于提炼油产品的水平。然而欧佩克提高价格的能力亦受一些限制。油价上升会使消费下跌及收益的净下跌。而且价格持续上升会鼓励根本性的行为转变,比如替代能源的利用,或者节约能源的推广。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提倡欧佩克提高油价,以协助伊拉克及其他成员国支付债务的利息,引致1990-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但因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惹起欧佩克成员国的分歧,使这段时期成为欧佩克成员间内聚力达至低点。一旦中断供应的担心,伴随这些冲突消散, 油价就开始下滑。

当油价跌至约10美元一桶后,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弗里亚斯的外交斡旋后,成功协调于1998年开始恢复按比例产油。2000年,查韦斯主持欧佩克成立25周年的成员国元首高峰会。2004年8月,欧佩克开始传出其成员国只有少量的增产能力,显示出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消失。印尼的成员身份正被复核因为印尼已非石油净输出国亦没有足够的能力达致其产量配额。

过去和现在和外来是相连接的,明白这一点,才能知道中东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世界目光的原因,才能明白为什么世界列强是如此热衷积极插手中东事务,近几年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世界地缘政治正向东亚靠拢的趋势。以上数据转自维亚

油价上升→美元购买力下降→美元贬值压力→持有美元者跑出美元→黄金需求量上升→黄金价格上涨。这只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单纯的因果分析,其实还有很多影响黄金价格涨跌的因素。

原油和黄金很大程度上都是和美元挂钩的,原油的持续高涨会导致美元贬值,而美元贬值又会促使金价上升。黄金本身作为通胀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会随之而来,金价也就跟着上涨。

另外,黄金和石油价格的关系也一直保持同步。这主要是由于一般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一旦存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国际资金就会试图寻找避风港。有时为了转移风险,石油输出国往往将石油美元中极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黄金因为具有规避风险、投资保值的作用,自然也在这些石油输出国的选择范围之内。石油价格上涨时期,产油国所持有的石油美元会迅速膨胀,于是这些国家会相应提高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的比例,增加国际黄金市场上对黄金的需求,进而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这就是为什么黄金和石油价格往往保持同向关系的原因。

油价上升→美元购买力下降→美元贬值压力→持有美元者跑出美元→黄金需求量上升→黄金价格上涨。这只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单纯的因果分析,其实还有很多影响黄金价格涨跌的因素。

原油和黄金很大程度上都是和美元挂钩的,原油的持续高涨会导致美元贬值,而美元贬值又会促使金价上升。黄金本身作为通胀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会随之而来,金价也就跟着上涨。

另外,黄金和石油价格的关系也一直保持同步。这主要是由于一般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一旦存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国际资金就会试图寻找避风港。有时为了转移风险,石油输出国往往将石油美元中极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黄金因为具有规避风险、投资保值的作用,自然也在这些石油输出国的选择范围之内。石油价格上涨时期,产油国所持有的石油美元会迅速膨胀,于是这些国家会相应提高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的比例,增加国际黄金市场上对黄金的需求,进而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这就是为什么黄金和石油价格往往保持同向关系的原因。

参考资料:

汇通网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laizhourh.com/yyjg/20013.html
92号汽油价格济南_济南92号汽油多少钱
晋中油价调整最新消息_晋中油价历年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