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暴跌有什么后果吗_原油暴跌有什么影响

1.原油的负数是什么意思啊

2.原油和石油有什么区别?

3.“原油宝”给中国银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4.寻石油价格变动带来的工业上的影响

5.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国际原油价格风暴的操盘手

原油价格暴跌有什么后果吗_原油暴跌有什么影响

受到?原油价格战?影响的行业如下。首先是印度的工业发展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其次是沙、俄两国的原油行业在竞争中各自遭受了损害,最后这场价格战也波及到了页岩油行业。

印度在对待地区冲突问题上比较明智的表态,让它争取到了和俄罗斯加深能源合作的机会。沙特则希望能够夺回自己被俄罗斯原油取代的印度市场份额,而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价。俄罗斯为了保证后勤补给,急需大量的现金流。所以即便出售的原油价格很低,它也只能忍痛卖给印度。

一、有助于印度加大工业生产规模

印度一直有成为大国的梦想,而工业发展是它的必经之路。廉价原油无疑给印度提供了天赐良机,让当地的工业企业能够毫无顾虑地扩大产能。虽然这个国家相对落后的工业水平决定了它的上限,但这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国疫情下的紧张经济形势。

二、不利于沙、俄原油行业有序开

盲目降价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出口国的利益损失,降价往往伴随着原油产能的增加,从长期角度来看自然会加剧原油储量的缩减。在两国国内有不少人担忧价格战迟迟无法结束,好在沙、俄都有意通过理性谈判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三、其他国家出口的页岩油需求量下降

自从美国方面开始出口页岩油后,对于其他的原油国家就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前者因为价格更低而受到欢迎,对于工业国来说廉价的能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但受到价格战影响美国的页岩油优势不再,而俄罗斯方面也有意通过此举将美国挤出市场。

在俄罗斯大步进军印度原油市场后,你知道沙特没有卖掉的原油最终销往哪里了吗?

原油的负数是什么意思啊

众所周知,石油关系着一国的安全与发展大局,因此,它既是一种意味着巨大财富的重要商品,又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政治特性,能够造成国际斗争中的重大政治后果。在许多情况下,油气产品常被某些国家当作战略武器使用,以威慑或制约他国,达到某种经济的或政治的目的。

石油的政治后果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说,在石油价格平稳的阶段,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这就是说,经济要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必须以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作保证。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一般保持着1:1.5的比例关系。如果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供不应求,势必成为遏制一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增长对于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最大的政治,所以就一个国家整体而言,石油对经济的遏制可以说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政治后果。其次,石油还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在战时关系一国的生死存亡。因此,各国都尽可能地控制石油,谁掌握了石油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攫取东南亚的石油,入侵苏联打算夺取高加索的油田,他们都企图通过控制石油来主导战争。从这一角度看,石油的直接政治后果更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上述原因,石油在国际关系运作中常常被用来作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造成许多直接间接的政治后果。“石油禁运”便是其一。“石油禁运”可以是产油国对消费国取的,也可以是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另一些国家实行的。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为迫使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13年10月阿拉伯产油国取了减少石油产量和对美国、荷兰等国的石油禁运。这次行动产生了效果。在阿拉伯产油国实行石油禁运期间,欧共体国家为保证取得石油供应,于13年11月6日发表声明,这些国家的外交部长要求“在中东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1967年冲突以来的领土占领;……承认在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时,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再如,联合国为反对南非种族主义而对南非实行石油禁运。而且,石油还是促使某些国家结盟的主要原因。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美国看中了加拿大、墨西哥丰富的石油。据报道,美国1989年底的5.8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3.88亿桶含硫原油绝大部分来自于墨西哥。而且,美国1992年进口原油38820万吨,其中5190万吨是由加拿大进口的,从中东进口的数量为8830万吨。可见,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仅比从加拿大进口原油多3640万吨。显然,美国建立此自由贸易区,可以在自己的后院解决相当数量的石油供应问题,以减轻对不安全的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

由于石油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所以西方国家都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大都是石油进口国,特别是对危机四伏的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很深。据美国能源部统计,自1950年以来,由于中东地区的各种政治、经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石油供应中断大约有15次。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经合组织成员国都纷纷开始建立大量石油储备,确立了自己的应急能源储备体系。这种石油储备已超出一般商业周转库存的意义。它不仅具有保障供应、减少风险、稳定价格的作用,更是着眼于石油的政治后果,力图使本国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和激烈斗争中站稳脚跟、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

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三方面:(1)保障供给。即保证一段时间内的石油应急供应,使国民经济各重要部门特别是军队能够正常运作。(2)稳定油价。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本身对市场就起着制衡作用。在1990年,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维持96天的消费。这么大的储备量和库存量随时都可以被抛售到国际市场上抑制油价的上升。正如西方报刊所评论的那样,尽管石油储备是对付石油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于弥补损失掉的进口量,而在于遏制油价的上涨。(3)威慑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国家能及时利用战略石油储备,减轻和限制石油武器或石油危机的冲击力,为解决危机和其他一系列问题赢得所需的时间。同时还可使潜在对手认识到这种储备能在相当长时间内起到石油供应的保护作用,在作出使用“石油武器”的决策时,不得不顾及可能给自己的石油收入所带来的无法承受的损失。

在这方面,中国目前面临的局面却是十分严峻的。中国目前当年产出的石油基本上都是当年消费,由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短缺的部分一般是通过减少石油出口和增加石油进口弥补。近几年来,原油出口量连年递减,而进口量逐年上升,到1993年原油的净出口量已经只有378.24万吨。而成品油进口量由1991年的800万吨增加到1740万吨,出口量则由466万吨减至370万吨。从这一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已成定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除了一些石油和石化企业拥有总共一两千万立方米容量的生产周转性储油罐以外,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尚属空白。所以,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问题的筹划与实施必须提上日程。

从西方战略石油储备所得到的启示

70年代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在西方引起了极大震动。危机过后,西方各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到1992年3月底,经合组织(OECD)共有战略石油储备40640万吨,可供消费93天;其中美国储备20170万吨,可消费94天;日本储备8000万吨,可消费111天;瑞典540万吨,可消费107天;另外法国也拥有储备4230万吨,可消费116天。这一庞大的石油储备,大约相当于世界年石油消费总量的1/6,经合组织消费量的1/4或进口量的1/2。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鉴于石油的安全供应事关重大,所以美国石油政策的制订非常重视国家石油供应的充足与安全,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石油供应,给予极高的重视。美国从1912年到20年代中期就在国会中陆续通过法律,将国内4块可能有丰富油气储藏和3块有大量页岩矿藏的广大地区划为“海军用油保护区”,规定只许海军在战时急需时经国会批准后开。迄今这些地区的矿藏仍在美国国家严格控制之下。

美国自15年由国会授权开始兴建庞大的应急石油储备体系。17年进行了第一次购买。大规模的购则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18-1980年美国的石油储备维持在1亿桶。1981年则猛增到2亿桶,这主要是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市场供应趋于紧张,油价看涨,西方因恐慌心理疯狂抢购库存油,美国也不例外。尽管当时油价很高,1981年美国购进的战略石油储备仍高达每天33.6万桶。1982年战略石油储备上升到3亿桶,到1990年接近5.9亿桶。美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其储备总量占经合组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的60%。目前已达到6亿桶。

海湾危机期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经受了真正的考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后,虽然在最初两小时国际石油价格普遍上涨,如在新奥尔良和休斯敦的现货交易中,油价由每桶32美元涨到35美元,但在这之后,油价立即全面下跌。1月18日,布伦特原油收盘价格跌到每桶18.20美元,处于1990年8月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到海湾战争结束时,油价为每桶21美元上下,约比开战前低10美元。海湾战争之所以并未引起油价如大多数人战前所估计的那样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国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及其它有效的配合措施。1月16日,布什批准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近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若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费1765.5万桶计算,美国已有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全国消费34天左右。而且,国际能源机构(IEA)也积极配合。截止1990年底,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石油储备高达36亿桶,可供消费96天。1月11日,国际能源机构宣布,一旦海湾爆发战争,该机构将每天向国际石油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这些行动,对消除市场供应可能中断的心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镇静作用。另外,美国还取了其它措施,诸如,请各大石油公司在战争期间将石油价格冻结在战前水平,派能源部长沃特金斯专程去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寻求弥补石油供应的缺口。为弥补伊拉克、科威特400万桶/日的缺额,欧佩克决议暂时中止其配额生产体制,其成员国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增加产量,实际欧佩克后来增加的原油产量超过了这个400万桶/日的需求缺口。这些措施特别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起到了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人心和平抑市场原油价格的作用。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仍在增加,预计到2000年进口石油将占到美国石油供应量的67%。为应付由此而带来的风险,1989年美国参议院决定,拟将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提高到10亿桶,于2000年完成。由此看来,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已得到美国的认可,并已成为美国对付石油危机的一张王牌。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石油消费量在1994年占能源总消费量的56.3%,其中99.7%的石油依赖进口。而且,日本进口的石油中77.3%(1989年)来自政局难以稳定的中东地区,这就意味着日本的石油供应体系直接受到围绕石油而形成的国际动荡的影响。因此,保证大量石油的稳定持续供应,以满足国内需求,对于日本来说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为此,日本取鼓励私营公司进行石油的勘探与开发活动,加强与产油国的联系,实现石油供应来源的多样化等措施。此外,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是,建立充足的石油储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急状态。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包括公司储备和储备,与美国不同,日本更重视公司储备而不是储备。日本的公司储备指私营公司的储备和液化石油天然气进口商的储备。从12年,日本的石油公司开始进行石油储备活动,截止到1995年3月底,公司石油储备约为4540万立方米。同时,日本的石油储备也不少,1995年3月底,大约为4500万立方米。总储备量相当于157天的消费量。另外,与美国相比,日本除储备石油外,还建立了液化石油气的储备。1981-1988年液化石油气储备已能保证50天的消费水平。

西方战略石油储备的做法充分说明,鉴于石油是这样一种具有政治特性的特殊商品,是一种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物资,所以一个国家石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是一国石油业的唯一目标。石油行业的决策和管理者以及官员在考虑石油问题时,必须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政治头脑。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的筹划与解决,既应遵循经济规律的要从实际出发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的若干思考.

随着进口石油的不断增长,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正不断提高,石油的安全供应问题逐渐突出。据中科院能源所预测,到2000年,中国年需原油2亿吨左右,而国内年生产能力预计为1.65-1.75亿吨,缺口近2500-3500万吨。这更强调了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源经理人讯://energy.icxo/

一、最根本的保障措施是重视和增加勘探投入,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

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比储存石油更安全、保险。首先,勘探投入减少必然导致对外来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给西方石油消费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其石油进口费用大大减少,通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上升。但低油价实际上打击了西方国家的石油业,勘探投入减少。西方大石油公司1986年的石油勘探开发投资比1985年减少约30%,其中美国减少了近40%。1986年底,全世界在用钻机数目约为2200台,比1985年底的3500台下降了37%左右。美国在用钻机数量下降幅度最大,1987年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水平。随着经济增长和石油勘探投资减少,西方国家对进口石油依赖加深了,美国原油消费量40%以上依赖进口。其次,对外依赖加深,必将造成石油供应风险程度更高。世界上目前约有1000万桶/日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原油的实际供给量也大大超过需求量。若简单地从数量上分析,2000年以前是不会发生原油供应危机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1000万桶/日的剩余生产能力几乎全部掌握在欧佩克手中,其中70%在中东地区,而恰恰是该地区政治风险之高可谓世界之最。13-14年和18-19年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石油进口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和国际政治风云的动荡混乱,这两次危机的发源地就在中东及波斯湾地区。有鉴于此,为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防止该地区突然中断石油供应给国家造成危害,美国等国家取一系列能源保障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加石油投资,更多地拥有储量。例如,英国和挪威扩大北海石油勘探规模。日本一方面利用日元升值油价下跌的机会从别国购买石油储量;另一方面与拥有的国家合作开发石油,企图从中取得一定量的产品支配权。日本1988年在石油勘探开发上投资15亿美元,几乎是1980年的两倍。美国为了增加石油储量也增加了勘探开发投资,投资地区不是仅局限于国内,还将大量资本投向国外石油前景良好地区,如加拿大和北海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所以说,中国石油安全供应的根本保证应是立足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力量的发展上,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石油合作,寻找并拥有更多的石油,这样石油供应的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二、尽快建立充足的战略石油储备

尽管拥有充足的石油储量是最可靠的根本保证,但是,将石油购买来并贮藏起来,建立应急石油储备则不失为一种更快捷有效的安全供应石油的方式。这已为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以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1993年为例,这一年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总量达到3305.21万吨,而原油和成品油出口总量是2313.45万吨,原油进口量约占年原油总产量的11%。虽然这个比例与同一年的美国(40%)和日本(99.7%)相比要低得多,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据日本专家预测,到200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为403.84万桶/日,石油产量为309.4万桶/日,则石油净进口量约95万桶/日,相当于每年进口原油4730万吨(1吨=7.33桶,1年以365天计)。进口原油约占需求的24%。由此看来,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快就将翻一番。而且,在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中,进口中东原油的比例几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预计今后对不稳定的中东地区原油进口量将会继续增多。因此,石油供应的风险也将会进一步增大。另外,还要考虑到,美国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可以用来保护其海外石油供给途径的畅通无阻,而中国尚无这样的凭借;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表现得原则性不足,灵活有余,苦苦谋求政治、外交大国地位而不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石油供应线极为脆弱,经常陷入有求于人惶恐不安的境地,中国决不能等到出现这样严重局面时才重视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综上所述,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应作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尽快予以筹划和解决。有一种意见认为,鉴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费难以筹措,所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问题可以等到2000年以后再考虑。这显然是一种只计较经济利益得失,而缺乏政治眼光的片面看法。能源经理人讯://energy.icxo/

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

中国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当然应该适应中国的具体政治经济情况,服从国家发展与安全及对外斗争的需要。仅就笔者考虑所及,具体的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应以原油为主

这首先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原油比其他任何油品及天然气都易于运输和储存;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进口原油在国内加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原油加工能力。另外,液化天然气的储备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逐步建立。这是因为液化天然气在环境保护的要求下需求量将增加,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且能源极其缺乏,它与亚洲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相距不远,那么,在中国炼油厂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下,进口一些液化天然气并储存起来的趋势有可能形成。但是,中国天然气丰富。199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南海西部海域发现一个天然气异常丰富的大气区,总量达13.4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总量1/3。其中,可开发的经济量约为2.5-3万亿立方米。随着天然气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天然气产量将有大幅度增长,因此,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只能是原油储备的补充,天然气储备的量将不会太大。

2,中国战略石油的储存应分散布局、方式多样化

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并适应中国油田分布广泛以及便于储存运输并尽量节省费用的需要。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为了对付包括战争在内的突发,所以把储存地点分散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袭击、破坏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加之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皆有油田和石油加工企业,战略石油储备的分散布局,可以因地制宜,就近使用生产或进口的石油建立储备,方便石油的加工、运输以及紧急情况时的调动和使用,提高安全可靠性,并节省各项费用。同样,储存石油的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取不同的方式。如在山区可以利用地形建立岩洞储存,在沙漠地区可以建设地下或地面罐、池储存,在海湖水面可以建立浮动式船、罐储存,这样可以兼顾安全可靠与经济方便两方面的要求。能源经理人讯://energy.icxo/

3,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费用应以为主多渠道筹集

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费用问题上,日美两国取了不同的办法。美国主要是通过购买。为此,美国至1991年已为战略石油储备拨款190亿美元,其中购买原油用了160亿,其余30亿用于设施建设。在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费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日本要维持其战略石油储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维修费用。特别是日本私营石油公司的储备,如果得不到的大力支持,也是难以维持的。日本主要取的办法,一是日本石油公团为私营公司购买储备用油提供低息;二是日本开发银行和冲绳开发财团为储备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低息。这些措施促进了石油公司石油储备的建设。为解决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经费问题,近几年美国国会的某些议员提出了新的办法。如1991年2月的一份议案,要求原油和油品进口者无偿提供相当于他们进口总数的9%作为战略石油储备,或给国防部作为“石油保险费”。这9%将足以满足国防部所需,并可以22万桶/日的速度充填战略石油储备,使储备总量在5年中由5.9亿桶扩充到10亿桶。但美国由于各种原因并未纳这个建议。

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费用来源应以拨款为主,和“民间”多方面多渠道筹集。首先,如果战略石油储备问题能够被当作关系中国安全与发展大局的要务,象国防那样居于国家重大战略地位,那么由中央拨出专款进行石油储备,应是顺理成章不成问题的。所以,在建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过程中应该也能够发挥主干作用。其次,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条件下,石油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有了相当的自主权,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对原油及油品的需求,石油企业在储存石油方面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这样,就为建立“民间”企业的石油储备奠定了基础,中国各石油企业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问题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再次,为了充分发挥与“民间”企业两方面的作用,借鉴美日等国的做法,国家应在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上制订一些优惠措施。例如,对石油企业建设储油设施的工程项目给予低息;同时,对进口石油按一定比例征收“石油进口保险费”,将这部分石油集中起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征收“石油进口保险费”应注意征收的比例不能太高。比例定得适当,不至于给进口石油的企业造成过重的负担。另外,笔者初步考虑,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石油公司,在建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中一身二任,既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直接承建着,又是自身商业石油储备的积极筹建者。所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应该遵循国家的政治、经济需要和自身的商业利益的双重原则,积极进行战略石油储备的有关运作。

原油和石油有什么区别?

原油的负数是什么意思啊?原油作为全球重要的投资品种,其价格波动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不过,近日原油期货价格却出现了负数的情况,引起了一片哗然。原油的负数意味着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探讨下原油期货合约交割规则。

原油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交割方式分为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在现金交割的合约中,持有者可以选择到期时用固定价格交割现金,也可以选择持有合约至到期,等待交割。然而,在全球经济放缓、原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原油期货的交割后果就显得尤为严峻。因为此时实物交割未必被接受,导致投资者不得不通过市场变卖原油期货。

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供需状况,原油供应远远超过需求,导致交割无法顺利进行,负数现象就出现了。这也说明了投资者为了避免负数出现,应该及时清理头寸,及时平仓。 上述就是原油负数的意义和原因,投资者可以在市场变动趋势发生前及时关注风险,减小损失。

“原油宝”给中国银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原油和石油的区别就是:

1、狭义上说,石油就是指原油。广义上说,石油则是包括原油以及各种成品油在内的大概念。

2、原油是要拿在在石油加工炼制过程中来讲,从油田开出来未经任何处理的是原油。原油就是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石油是原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

3、原油和石油的外延不同,一个外延窄,一个外延较宽,前者仅指从地层中取出,未经任何加工提炼的原始状态的石油;而后者是指从地层中取出的可燃油状物质在加工前后,我们都可以叫它"石油",只是加工后的石油产品,根据它们的特征与用途,人们给出了更为确切的名称,诸如“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以便区分之。

扩展资料:

我们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石油则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原油的问题在于它含有几百种不同类型的烃,并且这些物质全部混合在一起。需要把不同种类的烃分离开来,以提炼出其中的有用物质。的是,有一种简单方法可以分离这些物质,这就是石油精炼。

石油精炼过程始于一个分馏柱。随着烃链长度的增加,其沸点也会逐渐升高,因此可以通过蒸馏法将其全部分离。这就是炼油厂里发生的过程——在精炼过程的一个环节中,原油被加热,在不同的蒸发温度下,会将不同长度的烃链分离出来。每种长度不同的链都具有不同的性质,从而对应不同的用途。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从原油中提炼出石油。

参考资料:

石油_百度百科

寻石油价格变动带来的工业上的影响

原油宝对中国银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大家一般认为银行的理财风险会比较低,而原油宝的爆发,导致大众对银行的理财产品产生怀疑。原油宝的核心缘由就是相关的交易员风控能力太差了,早在今年四月初,芝加哥就把石油期货跌为负值的合约进行公告过了,但中国银行的相关风控人员却没有及时将这则公告纳入风控之中,最终导致原油宝穿仓,大量投资者不仅血本无归,而且还负债累累,虽然石油期货跌为负值,是史上首次出现,但对于交易员来说,控制风险是他的责任,显然他没有做好应该做的工作。

而银保监在最后的处罚公告中,也写的比较清楚了,银保监指出,该产品风险管理极其不审慎,在交易上有极大的缺陷,而且对风险限额,超限操作等方面管理不规范。此外,在产品销售上,也存在不合规的现象,比如部分客户年龄明显不符合标准,竟然也参与了原油宝的交易,而且在推广原油宝的时候,存在夸大收益,和赠送礼品的营销方式,这些也是不合规的。这些不合规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原油宝的恶劣爆发,所以这次中国银行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终银行被银保监会处罚了五千万,此外相关的四位交易员也各自被处罚五十万,并且处以警告处分。在银监会的处罚公告发布后,中国银行随即发布公告表示,坚决执行该处罚决定,未来会对相关的理财产品进行重新梳理风险,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最后中国银行和大部分投资者达成了协议,其负债的部分不用偿还了,其本金如果在1000万以下,银行可以补偿20%。

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国际原油价格风暴的操盘手

由于价格传导机制的存在,原材料的涨价一般会带动工业产品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扬。但在当前典型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因油价抬高而增长的生产成本不可能全部向下游企业、最终消费者转移,否则就会导致产品市场的丧失。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原油价格随着国际油价的猛涨,同比上涨45.8%,石油价格及炼焦业上涨了32.8%,化学纤维制造业上涨了8.9%,但同时衣着类价格下降0.6%,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下降3.8%。这说明愈接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涨价幅度愈小,其价格调控能力更加薄弱,只能被动接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后果或者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因此可以说,石油涨价导致的利润损失,随着价格的传导被分摊到下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但产业链的末端所受的冲击相对严重。一般来说,石油价格上涨的受益行业主要是能源掘业,而我市工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及其产品为主要原辅材料的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油价上涨对我市的影响整体上是负面的。

(一)赢利空间逐渐缩小。

赢利空间缩小的主要根源在于,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后,下游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并没有同步提高。

企业成本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价格、燃料消耗和运输费用三个方面。仅从12家有确切损失情况的企业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平均每月影响利润7620万元,大约占这些企业销售额的5.6%,相当于利润总额的46%。但考虑到这些企业都位于受影响比较直接的行业,因此全市工业所受的冲击应大大低于上述几个数据。

1、原材料价格急剧上升。受原油涨价和囤积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与石油有关的大部分化工原料都出现了上涨势头,其中有些原料涨幅惊人。

石油炼制行业:虽然成品油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幅度远不如原油,原油在炼制环节的平均利润因此下降55元/吨。而我市较具优势的白油生产,其原料平均价格上涨1000元/吨,但成品价格基本没有上涨,企业赢利面临较大的挑战。

塑料制品行业:原料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0%以上,而产品售价却难以提高,因此经济效益受到直接影响。如PVC树脂年初的价格为5800元/吨,近期为7000元/吨,而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购价格分别增加了800元/吨和1200元/吨。根据行业统计,1-2月我市塑料制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86%,大大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明显。

精细化工行业:油漆主要原料二甲苯的价格由去年十二月的3630元/吨上涨到4980元/吨,200#汽油的价格由3000元/吨上涨到3500元/吨;农药主要原料甲苯由去年四季度的3400元/吨上涨到今年一季度的4500元/吨,纯苯由3500元/吨上升到5000元/吨,甲醇由2300元/吨上涨到2900元/吨,购成本大大上升。

家用电器行业:我市部分骨干企业每年使用的塑料原料和塑料零件超过万吨,如果原料价格继续保持在4月份的水平上,企业全年就将损失利润约2000万元。由于塑料件和压缩机价格的上涨,我市生产的空调器成本增加了10-20%,同时还有部分外加工单位由于原料上涨不肯送货,影响了家电整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电子通讯行业:与石油产业链相关的原辅材料价格也相应上扬,幅度一般在10-20%左右,其中光缆用护套料上涨800元/吨,光缆用填充绳料上涨1000元/吨,电缆用护套上涨700元/吨,电缆用绝缘料上涨700元/吨。一季度,全行业仅以上四项就直接增加成本1000万元左右。

饮料行业:PE价格上涨20.69%,PET价格上涨53.33%,某些企业反映每个矿泉水瓶的价格因此上涨了7分钱左右。如果保持目前价格,预计全年全行业将增加成本5亿元左右。

橡胶行业: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其中合成胶上涨了40%,达到11000元/吨,油料价格上涨10%,单胎综合成本提高16%左右。

化纤行业:化纤行业是受石油涨价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今年春节后的几天时间,聚酯的主要原料PTA、EG的涨幅分别达到60%和45%。与此同时,国内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的价格也分别上涨了40%和25%。由于我国目前的化纤纺织业存在非常明显的产业链供需失衡的现象,即前道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后道产品相对过剩,最终产品需求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下游产品的涨幅总是低于上游原料的涨幅,利润沿着产业链层层递减。最终的结果是上游厂家及中间商赚得盘满钵盈,中游企业勉强支撑,下游企业则难以为继。目前全国大聚酯企业普遍减负荷20%-30%,涤纶长丝企业普遍减产或停产,如广东POY生产线停车超过50%,山东以北POY生产线基本全停。以我市锦纶产品为例,产品价格约上升1200/吨,而成本却上升了2200元/吨。由于原料涨价的压力,部分企业于4月初开始停产,一季度以后销量可能会萎缩。

纺织服装行业: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直接面对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该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国内绍兴、义乌等地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减产、停产现象。1-2月份,我市部分企业由于受到材料上涨,战争冲击中东市场,以及欧美等主要市场出口配额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利润和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如萧山地区部分纺织支柱企业每台织机的利润由800-1000元/天下降到600元/天,杭州大自然轻纺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鳄鱼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桐庐三亚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染织有限公司、浙江太平针织时装有限公司、杭州叠进服装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同比都下降了20%-60%,另外我市还有部分织造企业停产,织机开工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2、燃油企业承受巨大压力。油价上涨对我市的燃油企业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微利企业,有的甚至是亏损企业,重油价格急剧攀升使得这些企业更加难以承受。按我市市区19家企业每月消耗重油5000吨计算,仅今年一季度就比去年同期增加燃油支出600万元,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部分企业有重新陷于亏困境地的可能。

3、运输费用出现大幅上涨。以出口运价为例,由于燃油附加费和战争附加费的上涨,萧山机场至欧洲各国的货运价格已经从原来的20元(人民币)/公斤上升到26元/公斤,至美国纽约、芝加哥地区的运价更是涨到了32元/公斤,由于国际货运的舱位比较紧张,运价还可能继续上涨,杭州出口的服装、机械材料、土特产品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海运和国内公路运输同样也面临着油价上升的影响,对我市一些运输量很大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市场需求开始萎缩。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国际经济研究的一般结论认为: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增长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则降低0.75个百分点。2月份,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7%,比上个月的预测下降0.1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预测值首次出现下降,显示了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紧缩效应。由于我市较高的出口依存度,以及对美国、欧洲、日本市场的高度依赖(占自营出口总额的68%),海外市场的疲软将对杭州工业产生较大影响。

从内需来看,与石油有关的产业由于下游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很多企业减产或停产观望,对上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出现了萎缩的迹象。中国化工网的分析显示,春节以后,浙江化工企业网上交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对油价变动的等待和观望。另外在部分与油价间接相关的产业,也可能受到冲击。如汽车及其配件产业,高油价将不可避免地对汽车销售产生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对我市重要的汽配产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

(三)决策风险日益凸现。油价对我市工业的影响不仅反映在高价格上,而且也反映在油价的大幅波动上。如果油价上涨,企业考虑要多储备原料,如果油价下跌,企业要考虑消化前期购的原料。但由于目前伊拉克战争期限很难确定,所以油价涨跌非常频繁。企业难于对油价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对于原料成本占比很大而价格转移能力很弱的企业而言,一次错误的判断就可能意味着企业的衰亡。因此油价的波动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和经营决策的困难。

当然油价的上涨也不全是负面影响。对于主要增值环节不在于石化原料的部分企业而言,就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如电化集团生产氯乙烯价格价格攀升,销售趋旺。1-2月该公司在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9.8%的情况,利润上涨163.6%。

而对于恒逸等萧山化纤企业,由于实力比较雄厚,前期曾经购了较大规模的原材料储备,今年前几个月所受冲击不大,相反利润还有较大程度的上涨。如恒逸集团1-2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0%,高于销售增长55个百分点;荣盛利润增长187%,高于销售增长3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当原来低成本购的原料消耗完以后,这些企业的赢利压力也会显现出来。但从中长期来看,被压缩的利润空间对我市部分优势产业和强势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一次行业洗牌的机会。在化纤行业,目前国内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1.2万吨/年,而我市的荣盛集团、恒逸集团、道远化纤和红山化纤的产量去年就分别达到了23万吨、18万吨、13万吨和8万吨,大大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这些企业近来还积极利用规模、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向上下游延伸,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以目前的状况,即使国内一些年产几千吨甚至更大的化纤企业因价格问题发生亏损,我市这些骨干企业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样对娃哈哈等强势企业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发现,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对我市化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些四大行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尽管部分企业因储备原材料而在前两月中受益,但从全年情况来看,若油价持续上涨,其带来的各种相关产品成本上升将逐步显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走势,使全年工业的发展增加变数。

呵呵 你自已看着某些地方修改一下。

了解沙特政治的人一定都明白,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这个似乎显得有些冗长甚至重复的名字意味着什么,后一个“阿卜杜勒阿齐兹”是祖父也就是现代沙特开国国王的名讳,中间的“萨勒曼”是父亲也就是现任国王的名字,而开头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则是自己的名字。用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儿子,在阿拉伯文化当中通常都显示着男人对儿子的未来给予厚望。尽管没能在家里获得父亲最大份额的宠爱,而使得年轻的胞弟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储,但作为沙特王国 历史 上第一位执掌能源产业的王室成员,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在与石油打交道的几十年里不断证明,他有能力管理这个王国的经济命脉,甚至为全球石油工业打造新的格局。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带来的一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沙特增产压低原油价格之后,这个严重依靠着石油收入的国家财政赤字就再也没有缺席,王储的“2030愿景”经济改革也在大把地消耗着尽管看起来存量不少的外汇储备;而在沙特率领欧佩克组织与俄罗斯等国达成原油减产协议之后,北极熊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履行协议,反而不断蚕食着沙特在欧洲原油市场的份额——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非常确切地知道自己每天生产多少石油,同时逐渐回暖的油价也使得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提高,最终使得美国成为这个星球上原油产量最多的国家。

在被任命为沙特能源大臣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尤其在他主导着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这个巨无霸掀起了席卷全球石油的价格风暴之后。上个月6日的欧佩克+会议中,由于俄罗斯立场坚定地拒绝减产,而沙特领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也不愿意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情况下取行动,会议最终草草收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旋即宣布,将亚洲客户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售价每桶下调6美元,创造了这是2003年以来官方售价的月度最大降幅,而销往西北欧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售价每桶下调8美元。这已经不是沙特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较量,而是沙特向世界所有产油国的全面宣战。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子想告诉他们,谁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谁拥有最大的原油生产能力,谁才拥有未来几十年的原油市场走向和能源战略的最终决定权。

在这场关乎命运的决战中,沙特和执掌沙特能源行业的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几乎是没有退路的。如果在面对俄罗斯、美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时做出让步,就意味着沙特让出了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权,更失去了自己在原本已经近乎分崩离析的欧佩克中的领袖地位。成立于1965年的石油输出国诞生之初就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五国对抗由英美主导的七大跨国石油公司的工具,如伊拉克自顾不暇,伊朗忙于应对疫情,委内瑞拉空有巨大储量却没有开能力,科威特和后来陆续参加的那些国家体量有限,这还没有算上卡塔尔这种资深搅局者和进进出出的印度尼西亚直流,原本是中流砥柱的沙特事到如今,却成了欧佩克组织最后的倔强。

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在这场既突如其来而又意料之中的战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基于他是沙特现任国王萨勒曼的儿子这一事实,而且还因为他是沙特乃至世界顶级能源专家之一,并且在沙特的石油资讯和决策部门工作长达35年。1985年从法赫德国王石油和矿产大学陆续获得学士学位和工业管理硕士学位以后,阿卜杜勒阿齐兹曾担任该大学负责能源研究的中心主任,并在在前石油大臣、有“石油沙皇“之称的阿里·纳伊米任职期间被任命为石油大臣助理,直至2015年担任能源和矿产部副大臣。

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的几乎全部职业生涯都在沙特能源部的走廊里度过,这在那些沙特王室核心成员中并不常见。他们通常在国外受过良好教育,更愿意到外交部和国防部展示自己的如簧巧舌,或者是直接用自己从摇篮时期开始就握在手中的权利让自己成为商业巨贾,与此相比能源部的工作实在是太过朴实无华且枯燥,但这位亲王还是坚持了下来。几十年来在石油和能源行业的经验,使得他成为前任能源大臣哈利德·法利赫被免职之后几乎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即便是现任国王之子,即便经过了长期的积累,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在能源大臣的职位上也丝毫不轻松。作为沙特 历史 上第一位担任能源大臣的王室成员,他面对着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沙特和俄罗斯两大巨头3月初在维也纳会议上就减产协议的争执仅仅是压垮骆驼上的一根稻草,甚至都不能说是最后一根。在2014年中期国际油价暴跌之后,沙特坚持认为欧佩克应当通过增加产量来击败所有成本较高的原油开商,当然主要目标是那些背着巨额债务的美国页岩油企业,但由于欧佩克内部的不同立场以及2016年油价跌至每桶27美元,沙特注定无法单独负重前行。

沙漠中的王族决定求助于极寒之地的者。这是一次各怀鬼胎的联盟。一方是以沙特为首的11个欧佩克成员,另一方则是以俄罗斯为首的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二者在2016年的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完成了一次仓促的会议,目标是让年初已经跌到29美元/桶的国际油价起死回生。 通过联合压低原油产量和增加战略储备,各国在油价缓慢爬升的过程中经济逐渐复苏,大洋彼岸的页岩油生产商也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但沙特坚持认为,获利最小的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保持着骆驼一样的憨厚,不折不扣地信守着承诺,而北方的巨人不仅在背地里小动作不断,甚至连桌面上的协议都懒得谈。

一切都到了该摊牌的时候。在欧佩克生产国在全球原油供应总量所占份额已经降低到史上最低时,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决心改变这一现实,并且立刻取行动。减产协议破裂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利用其巨大的额外产能迅速将原油供应提高至每天1200万桶,并且将出口量涨至约0万桶/天,几天之后又宣布将动用战略储备使供应量提升至1230万桶/日,并将最大持续产能提高至1300万桶/天,这一系列数字在整个近代史上都十分罕见。石油贸易公司证实,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租用了几乎所有可以租用的油轮用来向世界各地运输石油。来自扎瓦尔——世界最大陆上油田和萨法尼亚——世界最大海上油田的黑色液体几乎要将整个地球淹没,而沙特人在用这样的行动表明,如果对手不做出让步,在确认不再对减产进行谈判之后,利雅得为解决世界原油产量和价格问题不惜一切代价。

事实上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为这场战争做着准备,如果那时候他能够预见到有这样一场战争的话。筹备工作在过去几年里达到了高峰。2017年,沙特宣布将在10年投资500亿美元打造30座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在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3.45吉瓦,在全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提高到4%,到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9.5吉瓦,占全国总发电量10%。2019年1月,沙特宣布已收到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和中国五个国家有关建设沙特境内第一座核反应堆的方案,而这样的核反应堆沙特建设16座。更重要的是,2019年2月沙特启动了美国以外世界最大的页岩气项目。沙特阿美公司宣布,已经发明了一种利用海水提取页岩气的有效方法,从而克服沙漠中水短缺的困难,与此同时沙特境内天然气田的开也开始逐步加速。所有这一切,都是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和沙特手中的武器。

尽管挑起原油市场的战争似乎让这位亲王担任了一个不怎么光彩的角色,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那些能源大佬们对沙特能源大臣的评价。美国前驻沙特大使查尔斯·弗里曼说,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代表着一种新现象,即沙特的“技术官僚”,他评价说,这位亲王是沙特能源部内的“世界级专家”。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巴萨姆·法图赫则表示,从沙特推行可再生能源改革以来,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一直是沙特能源政策的关键人物,黑金投资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加里·罗斯更是认为,“沙特没有人比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更了解石油行业”。这些人的评价中似乎都带着一些刻意恭维的成分,因为他们一定都知道,如果这位全球原油价格风暴的操盘手一旦愤怒,世界经济将会遭遇怎样的后果。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laizhourh.com/yjqs/18659.html
历史油价92汽油走势_历史油价92汽油价格表查询大全
四川柴油油价今日价格查询_四川柴油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价格